其中最會推諉扯皮的金兀朮就是透過雙軍消耗,來逼迫粘罕下達北迴的指令的。
粘罕北歸,對粘罕在五國城內的政治底蘊是一種空前的消耗。
無論怎麼說,打仗是粘罕打的。
灰頭土臉的回去,也是他。
金兀朮想著霸佔粘罕現在的位置。
完顏宗望則想著穩定自己的太子席位。
怎麼穩?
只要幫皇帝完顏吳乞買,壓制了粘罕。
將先帝的最後一名骨幹消磨掉。
那他的王位就穩了。
所以後面這段時間,完顏宗望基本上不會跟之前那樣耐心的勸告粘罕了。
說白了就等著回去之後看粘罕的笑話。
此時的粘罕也很清醒。
他也明白那個金兀朮不是完顏宗望那樣的疲宋派。
而是跟自己一樣的強硬派代表。
那位金國的天才四太子,放眼北宋末年這段歷史,就是一個狠茬。
他的鐵浮屠叱吒風雲,橫掃大宋半壁江山。
他的搜山檢海,更是在歷史上直接將九皇妹趙構嚇出了一身病症。
然而,金兀朮既然跟粘罕有著同樣的戰略主站,為什麼又故意的拖粘罕的後退?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他們兩個是競爭者。
是經過武將裡面獲得功勳的直接競爭者。
在他們看來,大宋朝就一個。
如果粘罕打了,並且打下來了。
那五國城內就永遠再沒有他金兀朮的一席之地了。
金兀朮的這輩子也不可能再出人頭地。
因為英雄沒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金兀朮搶先打下來,或者是扳倒粘罕之後,他在滅宋。
那他就是五國城內登峰造極的武將天花板。
立下的赫赫戰功,世所罕見。
關於這一點,粘罕也顯得非常明白。
“陸相公,要不要再等等?再堅持七天,到時候如果汴梁城還是跟現在這樣,那我們就果斷退軍。”
陸昭陽頓覺無奈。
七天?!
粘罕大將軍不會是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