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是打算削減麾下將士們的口糧來延長時間的。
畢竟這幾天不打仗,大家勉為其難的餓幾天。
等發起總攻的那個時候,敞開吃一頓,然後攻城。
很明顯粘罕已經孤注一擲了。
他就是斷定趙爍也支撐不住了。
搞不好,今天自己在營帳內睡覺的時候,汴京城內就有人開啟城門出來投靠自己。
陸昭陽說道:“大將軍,我軍糧草現在只剩兩日可用,快快退兵吧。”
“如果等糧草消耗殆盡,到時候我們後退的道路將會變得異常艱險。”
這可不是開玩笑。
即便是撤軍,又誰會餓著肚子回去?
那是一種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煎熬。
為了讓粘罕改變主意。
陸昭陽連退兵的理由都準備好了。
他對粘罕說如今宋朝的義軍宗澤雖然有十萬大軍。
但是能到現在一直儲存的完好,主要原因就是金兀朮放水了。
粘罕聽了之後,心神猛的一怔。
是啊!
他之前一門心思提防完顏宗望。
卻把四太子金兀朮給忽略了。
那個傢伙雖然年輕,卻也是五國城內粘罕的政敵。
粘罕作為完顏阿骨打的肱骨。
而完顏宗望跟金兀朮卻是完顏吳乞買的子嗣。
這些人無比希望將粘罕扳倒。
也徹底清晰前任金國皇帝留下來的牌章。
事實上,金兀朮確實如陸昭陽說的那樣。
他就是那樣做的。
自從金兀朮追擊宗澤之後,他就刻意避免將宗澤逼到絕境,迫使對方跟自己決一死戰。
畢竟五千精銳鐵騎,是金兀朮在朝堂立足的本錢。
他的鐵騎若是動真格的,無論勝敗,早就有情報傳來了。
可是這麼久了,雙方無動於衷。
這難道不是問題所在嗎?
當初跟隨粘罕風風火火南下要滅宋的那些金軍將領們,都有了撤退的想法。
只是礙於粘罕的威懾,都揣著明白裝糊塗。
即便粘罕要打,那些將領們也不會真的賣力了。
大家都在等著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