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當時大臣們做不了皇帝,唯一想的就是享受富貴。
福澤子孫。
趙匡胤也有辦法,給了他們想要的,並且給了免死鐵卷。
以至於大宋自他開始,就定下了不殺功臣的規矩。
還別說,這個規矩保持了一百多年,直到昨天讓趙爍給破了。
但是,正是趙匡胤的開明跟大度,這才決定了他當朝時期,大宋風調雨順,萬眾一心的格局。
因為當時的大宋官員都認為,趙匡胤是燃燒自己,照亮他們。
眾所周知,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想要平定,那是要實打實的浴血奮戰的。
趙匡胤將危險自己一個人扛了,讓兄弟們吃香喝辣,老婆孩子熱炕頭。
這份精神!
這種活脫脫的帝王韭菜,史上真的是第一次見。
而百姓私下裡也稱宋太祖為韭皇!
當然這都是大宋野史裡面筆墨不重的笑談罷了。
這事就叫杯酒釋兵權。
但是大家以為這就結束了,完美了。
趙匡胤身邊沒了最令他輾轉反側的威脅,可他還不放心。
於是,就釋出詔書,定下了很多約束權臣的規矩。
尤其是針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更是採取了兵權分離的管理方式。
以至於宋朝的軍隊,統帥大多是不懂得打仗的文官。
即便文官想造反也不懂軍事,沒有指揮作戰的才華,最終肯定不是太祖的對手。
再加上,文官管理軍隊,那些真正能戰的將領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在旁邊打醬油。
英雄失去了用武之地,趙匡胤就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至於打仗?
趙匡胤也有辦法,專門製作了率軍的秘製虎符。
一旦大宋邊境或者境內發生了戰爭,需要出兵幹仗的時候。
趙匡胤就在垂拱殿上集結文武百官,尤其是重點欽點幾個印象中能打仗、打勝仗的武將。
讓武將帶兵出戰。
無論戰爭的結果是勝還是敗,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武將打完歸來之後,必須第一時間把兵權交還給之前管理軍隊的文官。
然後才能去面見陛下!
與此同時,趙匡胤也照貓畫虎把武將約束體系用在了文官身上。
他組建了歷史上第一套公務員系統。
沿用的就是特別透明的交叉管理跟互相監督的制度。
思維絕逼的超前。
只不過當時的社會條件以及道德框架還不允許其發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