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太平盛世?
馬塞洛和萊昂看著車窗外飛馳的景色,默然無語。
或許今日迎親的周家、嫁女的張家,是京師裡早富的一部分人,但是今日的迎親隊伍,抬著的那些嫁妝和聘禮,圍觀的百姓們並不覺得有多稀罕。
大家話裡話外的語氣都是喜慶輕快,跟迎親隊伍一樣。沒有什麼羨慕和嫉妒,在他們眼裡,這可能真的只是京師百姓間一場很平常的婚嫁。
這,足以說明問題。
一排排樹木、衚衕、院牆、廣開院門、飛簷斗拱、紋理斑駁的屋瓦,這些很有明國特色建築在車窗一一閃過。
街邊往來的人群,有挑著擔子的腳伕、和氣的商販、年輕氣盛計程車子、蹦蹦跳跳的孩童、白髮蒼蒼的老人、邊走邊說著話的婦人
他們就像水裡的魚,天空的鳥,山林的鹿,草原的羊,給這些景緻增添了生機,讓這座巨大的城市,蓬勃生機、欣欣向榮。
馬車拐進宣武門北大街,從宣武門出了西城,扎進南城的宣武門南大街,再向左一拐,進了宣南街,來到了宣南坊和正西坊之間的琉璃廠。
售票員搖動了銅鈴,大聲喊道。
“琉璃廠到了!”
眾人下了車,跟著舒友良,來到一座豎立在路邊的大門前。
馬塞洛和萊昂等人已經知道,這是明國特有的牌坊式大門。走近一看,發現它跟此前見過的牌坊式大門有些不同。
款式大同小異,就是成色要新的多,應該是近期修的。
再貼近一看,柱子居然是用水泥混凝土澆築的,上方用的是石條,其餘部分也是水泥.從上到下,全是用的石條水泥,沒用一根一塊木頭。
馬塞洛和萊昂站在牌坊門下,非常無語。
這樣的牌坊大門,還有靈魂嗎?
聽了兩人的疑問,舒友良忍不住瞪了他們一眼:“為什麼一定要木頭修?乾燥了容易起火,風吹雨淋又容易黴爛。
你們以為我們喜歡用木頭修?
還不是以前石頭這樣的建築材料太難獲得,磚頭這樣的材料無法用來做承重,所以只能用木頭將就。
現在有了鋼筋混凝土,又有了機器作業,容易獲得條石,為什麼不用這些堅固又能百年不壞的材料?
靈魂?”
說完,他大手一揮,那模樣在索芙尼亞眼裡,像一位偉大的詩人
“我覺得這樣的大門,充滿了工業革命的靈魂!”
在葡萄牙人的震撼中,舒友良率先從這座只有農業時代表象,骨子滿是工業時代靈魂的大門中走了進去。
索芙尼亞不由自主地第一個跟著進去。
馬塞洛和萊昂遲疑一下,跟在後面走了進去,其餘的人則跟在他們後面。
進去就是一條寬十米,一眼看不到頭的街道。
街兩邊先是兩排梧桐樹,都不高,應該是這兩年才種下的。
再兩邊都是明國風格的房屋,三到四層樓高,飛簷斗拱、雕樑畫棟。
可是走近一看,牆壁、牆柱等建築主體全是用鋼筋混凝土以及條石青磚修築,只有大門和窗欞用了些木料。
繼續往裡走二三十米,都是農業時代表象、工業時代靈魂的建築,只是這些建築裡或掛滿了書畫,大部分是明國書畫,還有部分印度、波斯、奧斯曼以及歐洲的泊來畫。
或在書架上堆滿了書,大部分是明國的書,都是簡化字豎排標點符號的新版書,印刷精美。還有部分翻譯過來的古希臘、波斯、埃及、印度的書籍。
萊昂看到了《天方夜譚》、《神曲》,孔多塞看到一本他前些日子讀過,在西班牙剛流行的騎士。
這些書都被翻譯成漢字,出版單位分別為翰林院同文館、萬曆大學外文研學社、南京大學外文館和上海商務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