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年,農村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把大明各地的農村家底都摸清楚了。同時也按照居住聚散情況,廢保甲里正制度,重新編為村組。
其中村是行政單位,組是農戶們互助單位但其餘的工作一直停滯不前。
現在新政初見成效,考成法也頗見成效,村鎮基層組織建設之事,也該繼續往前推進。”
潘應龍應道:“臣領旨。只是臣愚鈍,不知道領悟皇上旨意到沒到位,還請皇上垂訓點撥。”
“鳳梧先說說你的領悟。”
潘應龍答道:“是,皇上,請容臣整理一下。”
“沒事,你慢慢想。”
朱翊鈞端起茶杯,慢慢踱到窗戶旁邊。
這裡是灤州鋼鐵集團的招待所,有一大兩小三棟建築。
這些年,各地來灤州參觀學習的官員、學子和百姓們很多,為了招待貴賓,灤州幾大企業修建的招待所檔次都不錯。
大建築是八層樓高、一層有二十間房的賓館。
小建築就一個大院子套兩個小院子,每個小院子裡各有一棟單獨的樓房。三層樓高,新式建築,風格大方又雅緻。裝修精緻,居住舒適。
朱翊鈞居住在最好的一棟樓房,四位資政大學士居住在另一棟。其餘的資政學士和朝議大夫,居住在賓館裡。
與潘應龍談事的房間在二樓,透過鬱鬱蔥蔥的樹木,看到遠處的灤河,如玉帶一樣蜿蜒在燕東大地上。
“皇上!”
過了十幾分鍾,潘應龍出聲了。
朱翊鈞聞聲轉頭。
“鳳梧想好了。”
“想好了。”
朱翊鈞快步坐回到沙發上,洗耳恭聽。
“皇上,臣對皇上剛才那番聖意總結了一下,村鎮基層建設的目的是建設新農業和新農村,也就是在大明村鎮落實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係。
目標明確了,那麼就可以對應入手。
首先就是加強鄉鎮公所的官吏隊伍建設。鄉公所和鎮公所,從編制上是縣府派駐到鄉鎮的官府機構,也是最基層的正式官府。
承上啟下,它應該發揮著重要的橋樑作用。如果有條件,鄉鎮公所駐地還可以成為當地的區域經濟中心,成為發展新農業新農村的帶頭羊。”
朱翊鈞滿是驚喜,“區域經濟中心,這個詞你都琢磨透了,怎麼今日會議上,大明當前最主要矛盾你卻沒有領悟到?”
潘應龍訕訕地答道。
“回皇上的話,臣有些急功近利。能在實踐中得到運用的務實詞語,臣能領悟到。可是過於理論的務虛名詞,臣就學得不精。
只是今日會議上,聽皇上把這些理論與實踐一結合,臣徹底領悟到了。”
“嗯,還是要理論聯絡實踐,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灼見。鳳梧,你繼續。”
“其次就是村治保和民兵隊長,他們都是退伍老兵,能力和忠誠不用質疑。但是臣知道,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要他們理解皇上的新農業、新農村政策,併成為各村的帶頭人,臣覺得還是不現實。
他們只能成為穩定農村社會秩序的基石,但是要建設新農業新農村,還得另找賢能。”
“鳳梧選中的賢能是什麼?”
“回皇上的話,臣的想法是各地動員一批見習吏員下鄉,充任各村的村長。
萬曆五年的各省鄉試要開始了,現在開始準備,與各布政司吏曹溝通好,今年各省招錄的見習吏員,選拔一批,先培訓學習,學習皇上的新農業新農村建設綱要,然後分到各村當村長,在村治保和民兵隊長的支援下,依託鄉鎮公所,領導該村進行生產力改造.”
朱翊鈞靜靜地聽著,心裡掀起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