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朕就是萬曆帝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 (第3/3頁)

李昖三人詫異不已,“還有這樣的佛門僧人?”

於是熱切地期盼見到這些與眾不同的僧人。

剛才一直念念著要去翰林院參觀拜訪的李昖和沈義謙,現在把翰林院拋之腦後。

到了香山,眾人一起爬山,進了洪光院,李昖三人虔誠禮佛,潘應龍和沈永珍在一旁看著。

沈永珍好奇地問道:“少尹,真不帶他們去見翰林院?”

潘應龍看了一眼不遠處,撅著屁股在跪拜不同佛像的李昖三人,撇了撇嘴。

“帶他們看什麼?看翰林院破落成那個鬼樣子?

江南三大案後,不少名士大儒悲嘆末法時代已來,名教凋零、理學式微,嚷嚷著要東渡朝獻和東倭,為名教理學儲存一分元氣。

原本皇上準備把朝獻和東倭留給理學做試驗田。可是現在計劃趕不上變化,資政局已經定下朝獻收國之策,開始推動。再做試驗田就不合適了。”

沈永珍輕聲地問道:“試驗田?農科所的那種?”

“差不多吧。”

“少尹的意思,這個節骨眼,就不要節外生枝了?”

潘應龍讚許地點點頭:“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李昖三人禮拜大雄寶殿的阿彌陀佛、大悲殿的大慈大悲觀世音像等七處佛像後,又參拜了方丈悲無大和尚,聽他講述真義宗的戒律。

“其一持不捉金錢戒。本宗僧人不得觸控錢財,不接受錢財供養,佛院不設功德箱,僧人安心修行。

其二日中一食,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獨藥品除外。

其三行腳、乞食。”

李昖問道:“行腳?大和尚,這是什麼意思?”

“行腳就是行頭陀。”悲無和尚答道,“比丘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身命。依照《梵網菩薩戒》之規定,本宗僧團每年秋季都要例行的二時頭陀,外出遊化經行,隨緣教化度眾。”

“哦,原來如此,大和尚請繼續為我等講解。”

“檀越有禮了。

本宗戒律其四,不接客僧禮。常住僧眾不接受外來掛單僧人的禮物,若有供養須上交佛院。客堂執事對客僧的禮拜要給予回禮,平等對待。

其五,一切供養歸佛院。僧人化緣乞的一切供養,全部上交僧團,由常住根據需要統一分配。

其六,三衣缽十八物不離身。僧人三衣缽不能離身,三衣必須為壞色。十八種物為《梵網菩薩戒》中所規定,僧人行頭陀時所必須攜帶的物品。

其七,不化緣,不求人。有求皆苦。無所求,苦才逐漸息滅。恪遵修行原則,不化緣,不求人,心不攀緣,方能人心死,佛心生。

其八,依教奉行。依佛所教,放下自我知見,去除分別執著,和合共修。”

李昖愣住了,“不化緣,不求人?你們還持不捉金錢戒,那行腳時怎麼辦?”

悲無和尚說道:“託缽去乞討,不得開口,施主願給就給,不給就走。只求七家,數滿則回。僧頭把各自乞來的食物合為一處,均分給眾僧,多則多吃,少則少吃,無則餓肚子。”

李昖、沈義謙和鄭仁弘深受感動,真心實意地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潘應龍在一旁輕聲地對沈永珍說道:“可惜啊,正是如此守真苦戒,真義宗傳播才如此艱難。”

“少尹此言何意?”

“世人習慣交換。燒得香火,捐得功德,就心安理得地要佛祖保佑這,庇護那。所以天下佛剎,香火興旺,功德滿箱。

真義宗佛院不收功德,世人怎麼肯相信在這裡拜的佛祖會保佑自己?”

沈永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道理!”

李昖三人要在洪光院留宿幾夜,沐浴佛法,潘應龍留下書辦小吏照應,帶著沈永珍先回京師。

第二天一早,順天府衙門口,潘應龍剛從馬車裡下來,看到欒永芳從旁邊鑽了出來,對著這邊拼命招手。

叫護衛放他近身,剛走近他也不說話,給潘應龍懷裡塞了一卷文稿,轉身就跑。

潘應龍雙手捧著一卷文稿,一臉懵逼。

最新小說: 上仙大人,借個光 眼底是卿卿[娛樂圈] 我一直都在[娛樂圈] 神醫凰後:傲嬌暴君,強勢寵!(神醫凰後) 盛寵書香 我喜歡的樣子你都有 寵妻無度 首席少帝請矜持 仕女的背影 盜墓筆記之女主在此 莎莎 全職獵人是怎麼煉成的 帝少的少校嬌妻 九極妖仙 我剛覺醒系統,她爸讓我滾遠點? 我真是神醫啊 家有皇叔是奶狗 腹黑boss霸寵:逃妻,吻我 快穿之男神的老婆不好當 全息網遊之女將 好孕貴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