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昖、沈義謙、鄭仁弘三人起身肅立。
“拜!”
李昖三人手合攏高舉,附身手按地屈膝,兩手相疊齊按地,頭稽首至雙手。
“起!”
李昖三人以兩手齊按右膝起身。
“拜!”
李昖三人在張四維喊聲中行四次稽首拜。
“拜—叩首!”
第五次跪下後,張四維又加了一句。
李昖三人兩手分開按地,頭叩至地。
“起!”
至此,朝拜覲見天子的五拜三叩首之禮完成了。
李昖三人站立不動,旁邊的張四維揚聲唸了起來,唸的是朝獻國君臣朝拜覲見的上表。
“天子事圓穹,君臨萬國。
聲教既通於南夏,田疇屢慶於西成。黎民乂安,邊鄙不聳.禮嚴欽翼之容,樂被雍和之奏。蒼璧既奠,紫煙其升。乾象粹清,靈心嘉向薦芬馨而祗肅,奉寶綬而尊崇。
外藩官師,趨丹闕而獻貢,伏彤墀而贊聖.體茲御賜之恩,式霈如春之澤。”
李昖三人聽得如痴如醉,心裡的小人在搖頭晃腦。
不愧是翰林院掌院學士,他捉刀寫的朝拜上表,鳳綵鸞章,才藻豔逸。朝獻外藩小國寡民,如何寫得出這般文采斐然的文章來?
等張四維唸完,朱翊鈞答道:“爾等躬心,朕已知悉。李昖。”
“外臣在!”李昖上前半步答道。
“你難得來一趟天朝京師,就好好住段時間。轉眼就要過年了,正旦有大朝會,你以外藩身份一併參朝。
等開了春,朕叫人陪著你們,到處去看看。煙花三月下揚州,屆時你們可以去江南看看,看看那裡的山水,聽聽那裡的歌賦。”
李昖欣喜地答道:“謝皇上聖恩。臣等仰慕天朝文明許久,尤其是江南之地,更是嚮往之極。‘少年遊蕩足行樂,江南日日長春風。’
皇上能恩准臣等去江南一遊,臣感激零涕。”
“哈哈,你們再如何想去江南,也要等到明年春天。這段時間,安安心心在京師待著。京師裡也很有多好去處。盧溝橋,南苑,西山。”
朱翊鈞指了指站在旁邊一直不做聲的群臣,“今兒作陪的有順天府少尹潘應龍,京師是他的地盤,等有了空,讓他帶著你們四處轉轉。
你們這次在京師裡要住得久,先把住所安頓下來。跟著潘少尹在京師五城轉悠時,順便看看空置的宅院,看到中意的就跟潘少尹說一聲,收拾好了住進去。
到了京師,就當是回了自己家一樣。”
李昖、沈義謙、鄭仁弘三人心領神會,連忙恭聲謝道:“臣謝過皇上聖恩。”
接下來就是在大光明殿左殿賜宴,款待客人李昖三人。
作陪的除了張四維、潘應龍,還有禮部尚書潘晟、鴻臚寺正卿曾省吾等五人。
賜宴都是分餐制,李昖坐在左上首第一位,張四維坐在他下首位作陪。禮部尚書潘晟坐在他對面,右上首第一位,下面是曾省吾。
沈義謙、鄭仁弘分別坐在左邊第三位和右邊第三位,潘應龍和鴻臚寺左少卿王篆分別作陪。
每人前面一張小案,擺著三個菜,兩葷一素。一個湯,一碗米飯,還有兩小碟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