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兇殘了!
難怪能輕易地打敗葡萄牙人。
俞大猷繼續說道:“舊的吉大城和吉大港狼藉一片,沒法用了。本帥的部下在這附近勘查過,發現拉鐵鏈處正是這一段河道最窄處,轉過那個彎正好又有一個大河灣。
那裡河闊水深,適合做港口。巧了,那裡又正好與拉鐵鏈的左要塞相近,正好可以以要塞為基礎,擴建新城。
我大明水師新建此港此城,叫察地港,恢復永樂年間,三寶太監水師過來時,在此地設的察地港抽分所。
以後此城港由大明管轄,聚貨通商,各國船隻和民商可自由往來。
我的這個想法,你們是贊同呢還是反對?”
榜葛剌蘇丹國使者馬上答道:“我們贊同,我們堅決擁護。察地港原本就是百年前,我國獻於大明天朝的,只是上國久棄。
現在天朝願意再收回去,我榜葛剌蘇丹國上下,是歡呼雀躍。”
反正此前吉大港被人佔了去,不在我手裡。現在它廢棄了,大明重新修築一座,在不在我榜葛剌手裡,無所謂了。
再說了,現在大明粑粑來了,這大腿一看就又粗又大,金光燦燦,我們榜葛剌國撲上來,搶先抱得緊緊的,以後誰還敢欺負我?
阿拉幹國使者也很快想明白了,就算明國水師把吉大港搶了去,阿拉幹國也搶不回來。
現在大明新築一座新港城,還願意放開任由各國自由往來,已經不錯了,還敢奢求什麼。
他連忙答道:“阿拉幹國上下堅決贊同,同時願意為察地港修建出力。”
榜葛剌蘇丹國使者一聽,你小子太機靈了,怎麼讓你搶了先?
連忙補充一句:“我們榜葛剌國也願意為察地港修建出力。”
“好。”俞大猷滿意地點點頭,“修建之事,自有本帥屬下主持,屆時有人力、糧食等方面的需求,自會與你們說。
放心,我大明一向是仁德廣播四海,你們兩國恭敬誠順,大明自然不會忘記你們的。”
俞大猷話鋒一轉,問阿拉幹國使者道:“聽說你們阿拉幹國,正被東籲國主莽應龍步步緊逼?”
阿拉幹國使者馬上答道:“回上使的話,莽應龍自持兵力雄厚,殘暴不仁,四處征戰,吞併他國。蒲甘諸地,生靈塗炭。
我阿拉幹國與蒲甘內地相隔阿拉乾山脈,原本相安無事。三十年前,東籲國上任國王莽瑞體率領十萬兵馬圍攻我妙烏城,圍城三個月未果,只能撤兵而歸。
但我阿拉幹國也是元氣大傷,無奈以臣服東籲國為條件獲得三十年安寧。
只是莽應龍即位後,向南、向東用兵,屢屢獲勝,於是想轉頭重新徵服我阿拉幹國。”
俞大猷捋著鬍鬚說道:“就是嘛。你們前面有大敵,為什麼還要與背後的榜葛剌國結怨?為了一座吉大港,與潛在的盟友撕破臉,搞得自己腹背受敵。到時候莽應龍大兵壓境,你們連一個外援都找不到。
從這一點來說,故意挑撥你們與榜葛剌之間戰事的葡萄牙人,沒安好心啊。”
阿拉幹國使者是本國高官,自有見識,聽俞大猷這麼一說,仔細思量,覺得確實有道理。
莽應龍從東邊打過來,阿拉幹國能找的外援可能只有葡萄牙人和榜葛剌人。
葡萄牙人是認錢不認人,現在就跟莽應龍勾結在一起,向他提供了一支火槍火炮僱傭兵。到時候開戰,葡萄牙人肯定會站在莽應龍那邊而不是自己這邊。
因為那邊給得錢多!
剩下只有榜葛剌人這處外援。
結果本國在葡萄牙人的挑撥唆使下,為了搶奪吉大港,直接撕破臉.
瑪德,葡萄牙人真不是好東西,我們要跟你們翻臉!
俞大猷看著阿拉幹國使者臉上的神情,知道他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轉頭對榜葛剌國使者說道:“你們榜葛剌國,本帥也知道,西邊有莫臥兒蘇丹國,他們的國主阿克巴,雄才大略,正虎視眈眈你們葛剌國。
壓力也不小啊。”
榜葛剌國蘇丹國使節的眼淚水都要下來了,是啊,這段時間我們過得太苦了。
西邊莫臥兒國步步緊逼,東邊阿拉幹人還勾結葡萄牙人下黑手,把我們會下金蛋的老母雞,吉大港給搶走了。
腹背受敵,財源緊張.
我們真的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