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華瞄了一眼,見他們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在雪地上跑來跑去,一點都不知疲倦的樣子。
】
最小的盛宇還跟在糯米和胡樂的屁股後面,像個小跟班。
今年,家裡的粘豆包沒蒸。
不是來不及,而是不蒸了。
以前,條件不好。
吃餃子是奢侈的事,過年的時候窮人家只吃得起粘豆包。
後來就傳承下來,成了一種風俗。
其實,就是窮。
前幾年,盧家過年也蒸。
後來,孩子們都不願意吃。
粘豆包吃多了燒心。
就是不好消化的意思。
所以,跟大夥兒一商量,乾脆就別蒸了。
就包餃子吃吧。
盧家包餃子可以說自給自足。
豬食自己養的,面是自家麵粉廠產的,連小麥都是自己種的。
要不是老盧想給孩子們點驚喜,估計連糖果子都不弄。
現在的市場,啥沒有啊?
只要有錢,雞鴨魚肉,蛋奶大米,樣樣不缺。
以前,吃飯淨是麵食,根本就吃不著大米飯。
現在?
大米有的是。
剛進屋,孩子們又一窩蜂似的跑進來。
“爺爺,爺爺,糖果子呢?”
見孩子們吃順嘴了還想吃,老盧來了精神。
“這還有!”
他端著一盤迎了過來。
六個孩子一個不落,每人抓一把,又嘻嘻哈哈的轉身出去。
好像門外有什麼事等著他們一般。
望著又跑出去的孩子,老盧樂得合不攏嘴。
自己做的糖果子,不僅兒子們喜歡,看樣子,孫子們也喜歡!
呵呵,知足了。
“老盧啊,來,來,來,別忙乎了,三缺一啊!”
老胡頭撅著鬍子跑來,拉著他就往客廳去。
“等等。”
老盧放下果子盆,摘下圍腰,搓著手跟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