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成效不是今年墾荒的成效,而是過去六年的成效,也就是計非語執掌重山鎮時留下來的成果。
不過這其中肯定也有楊明志的功勞。
楊正山大體看了一遍,心裡算了算,爾後點點頭,“糧食都入庫了嗎?”
“已經入庫,都司衙門佔六成,總兵府佔剩餘的四成!”周仁說道。
楊正山想了想,說道:“總兵府儲備的糧草怕是不足!”
“侯爺的意思是?”周仁小心翼翼的問道。
他怕楊正山要把都司衙門的糧草調走,這會讓他回去無法跟寧清賀交代。
都司衙門預留六成的糧倉也是有預算的,周仁來總兵府前,寧清賀就跟他交代過這些糧食必須要留在都司衙門手中。
這倒不是說寧清賀想要跟楊正山對著幹,而是寧清賀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想為重山鎮的發展填一份力。
楊正山沉思了片刻,才說道:“算了,明年你們都司衙門別問我要糧即可!”
“那銀錢呢?”周仁眨眨眼。
楊正山不禁啞然失笑,“放心,該給的我還是會給的。”
雖然今年重山鎮的發展勢頭不錯,但實際上今年只是一個開始,明年重山鎮才會進入高速發展期。
迎河河道已經疏通,明年開春迎河就能通船了,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修建官道,到時候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將會更大。
另外黑雲城的建造已經完成了大半,明年龐棠就會向朝堂索要難民充實黑雲城的人口,到時候安置這些難民也許有大量的金錢和糧食。
所以明年才是重山鎮真正花錢如流水的一年。
“呵呵,那下官就放心了!”周仁訕訕的笑了笑。
以前他是楊正山在官衙的大管家,自然要事事為楊正山考慮,可如今不同了,他是都司衙門的經歷,要為都司衙門考慮。
楊正山自然不會因此怪罪周仁,畢竟周仁又沒有做錯什麼,反而是恪盡職守。
“行了,你回去跟寧大人說一聲,我這邊沒有問題,讓他放心吧!”
“喏!”周仁得到楊正山的答覆,喜滋滋的離開了。
而楊正山則拿起書桌上的公文看了起來。
這份公文是謝淵派人送來的,是關於兀良胡族的。
謝淵如今執掌重山鎮西路,這一年來,他最大的功勞就是穩住了重山鎮西路的局勢,讓重山鎮西路恢復了安寧。
而為了避免兀良胡族突襲重山鎮西路,謝淵一直都在關注兀良胡族的情況。
北原鎮與兀良胡族足足打了一年,雖然沒有全面開戰,但戰況卻異常的激烈,幾乎每天都有戰鬥發生,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爆發一場規模超過萬人的戰鬥。
雙方各有勝負,各有損傷,但總體來說還是北原鎮佔據著優勢,畢竟兀良胡族之前在重山鎮西路損失了八萬大軍。
而到目前為止,兀良胡族並沒有再次入侵重山鎮西路的苗頭。
楊正山看著公文,稍微沉思了一會,便讓謝淵繼續盯著兀良胡族,最好能派出斥候,探查重山鎮西部和北部地區兀良胡族的動向。
如今重山鎮正處於發展階段,不宜與兀良胡族開戰。
而朝堂上,延平帝剛剛登基,肯定也不想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估計沒有個一兩年的功夫,延平帝很難將朝堂捋順。
所以楊正山並沒有與兀良胡族開戰的想法,他只是想防備兀良胡族的入侵。
處理完謝淵送來的公文後,楊正山又拿起其他的公文處理起來。
直到下衙的鈴鐺聲響起,楊正山這才放下手中的毛筆。
起身,披上厚實的大氅,楊正山就帶著親隨們回到了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