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開啟電腦,繼續《夏洛特煩惱》的創作。從早到晚,一直寫。
孟夕陽坐在旁邊看,越看越有意思。
周義偶爾站起來表演,把孟夕陽笑得忍俊不禁。
“你好有才,以前怎麼沒看出來?”
“懷才就像懷孕,昏倒一次、睡上一覺就懷上了。”
“什麼亂七八糟的。”
……
說好的三天拿出劇本,周義當晚12點多就完成了主體創作,一共2萬多字。
他很滿意。上一世,電影版《夏洛特煩惱》掙了14億票房,這一世到了我的手上,能不能同樣掙回14億?
恐怕不行。電影票房,與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眼下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也才不過六七億而已。
中國觀眾還習慣於透過VCD看馮氏的賀歲、成龍的諧打、星爺的無厘頭。
接下來的數年還要經歷美國大片的刺激。
不過,好作品是可以打通時代的。周義相信,《夏洛特煩惱》即便早產,也肯定能成為他事業的起點。
周義將劇本電子稿發到老闆米星河的郵箱,併傳送一條資訊:“劇本完成,發到郵箱,歡迎拜讀。有覺得不好的地方給我指出來,反正我也不聽。”
此時已經是凌晨1點。
不大會兒,米星河回覆:“你媽的,老子本來就失眠,好容易睡著,你給老子吵醒了!”
周義笑著回覆:“那就順便起來撒個尿。”
凌晨三點,周義這邊正呼呼大睡,米星河打來了電話,相當興奮,對劇本讚不絕口:“周義,劇本太棒了,就像看春晚的小品。我決定了,明天你陪我一起去拉投資!”
周義“困”生夢死:“老闆啊,投不投資放一邊,老子累了一天好容易才睡著,都被你給攪和了。”
米星河哈哈大笑:“你也順便起來撒個尿吧。”
……
話劇社會議室,米星河帶著演職人員翻看周義的劇本,普遍帶有質疑和不信任。
其實很多人是看不懂劇本的。
看電影或者看話劇像吃餃子,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看劇本就不一樣了,普通人看劇本就像孤立地看一捆韭菜、半斤雞蛋和二斤麵粉,看不出味道,更看不出快感。
即便是專業演員,也未必能看出它的價值和市場前景。
A:“我有個疑問,兩天就寫出2萬多字,不會是在哪兒抄的吧?”
周義:“兩天寫2萬字算什麼,將來有機會介紹一批苦逼的網路作家給你認識,一天寫不到1萬字,他都不好意思說是碼字的。”
B:“我有個疑問,為什麼起這個不知所云的《夏洛特煩惱》?改個名字吧?”
周義:“你的意見很好,不改!”
“靠!”
C:“我有個疑問,穿越重生題材還是個新事物,要不要加一些科學解釋?”
周義:“你說的很有道理,不加!”
D:“我有個疑問,這個劇空間轉換明顯太多,完全不符合舞臺劇的‘三一律’嘛!”
周義:“聽了這麼多,就數你淵博!但是你知道嗎,三一律是1554年提出來的,1554年相當於明朝。你會讓一個明朝人指導你的人生嗎?現如今所有符合‘三一律’的作品排出來,哪個不是虧掉褲衩?”
“也是哦。”
E:“我有一個疑問,雖然我很喜歡這個故事,但是話劇社沒錢啊,怎麼辦?”
眾人的目光從周義的臉上轉移到米星河的臉上。
米星河淡淡一笑:“放心,我已經聯絡了一個煤老闆富婆,下午就去拉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