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建議?”舟自橫問道。
“我建議你,文章該寫還是要寫。”
舟自橫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替你們說話,批評趙山河?”
“不!”周義否認,“你批評他,對我有好處,但是我不想你這麼做。原因很簡單,趙山河的觀點我不支援,但我的認知也未必就是對的,立場不同,觀點不同。
“所以我建議你把話題丟擲來,讓社會各界一起討論。話劇要發展,到底是堅守傳統好,還是創新求變好?”
舟自橫笑了:“你的意思是,讓老百姓打嘴仗來評判,對嗎?順便來一場炒作?”
“不,你小瞧我了”,周義笑道,“我和趙山河分勝負,根本不需要打嘴仗,也不需要各界支援我,票房上的碾壓就足夠了。至於炒作,是的,我想要炒作,保持話題的熱度。
“但是舟記者你想過沒有,這樣的炒作真正獲益的只有我嗎?並非如此,這樣的炒作對整個話劇行業、對人民劇院、對趙山河,甚至對《古井街坊》的票房都有好處。
“話劇行業太冷清了,太需要熱度了,需要透過炒作重新走進大眾視野、進入百姓生活。至少讓人知道,在某個角落裡,還有一大批話劇人沒有名、沒有利,在為話劇事業默默地傳承與奮鬥。舟記者,你認為我說的對嗎?”
“……”舟自橫又愣了一下,用力地點點頭,“對!”
舟自橫甚至意外而又感動,沒想到周義的格局這麼大,他能跳出私人恩怨,從話劇出發、為話劇思謀,所思、所見、所行,都不是自己和趙山河所能比的,話劇行業需要這樣的人。
“兄弟,我回去就彙報選題,你把電話留個我,我們隨時溝通。”
“不急”,周義說,“既然來了,看一看我們的排練吧,感受一下《夏洛特煩惱》,再跟我們的演員都聊一聊,我相信,你一定會愛上我們的話劇。另外,我們也要為你準備一點小意思,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幫你完成幾份報紙徵訂任務……”
“別!”舟自橫說,“你們的排練我要看,我也很期待。但是‘小意思’、訂報紙就算了,我和他們不一樣。我要對內心負責,確保中立;也要對文字負責,不偏不倚……”
周義豎起大拇指,這樣的記者才夠得上“記者”二字。
……
正如周義所料,舟自橫看過排練、又採訪了話劇社的眾多演員之後,相當驚喜。
他終於明白,為《夏洛特煩惱》鼓與呼的記者們並非為了車馬費無腦吹捧,《夏洛特煩惱》確實有意思,令人耳目一新。
看來,趙山河所點評的違背“三一律”、背離“三接近”,純粹“欲加之罪”。
老趙啊,你的格局跟人差得太遠了。如實報道的話,你老趙顏面何存?
還是人家周做事大氣,拋棄私人恩怨,從共同的話劇事業出發,製造話題,保持熱度,為話劇大局著想。
這樣的人可交。
……
回去之後,趙山河立即彙報選題,撰寫文章,在文藝報上開闢專版,展示趙山河和周義的觀點,讓他們在版面上打嘴仗。
版面上還刊登了兩個人的頭像。
&nail和郵寄地址,歡迎社會各界來電、來函、來信討論話劇,碰撞觀點。
第二天,周義、米星河等人看到報紙,很高興。
版面很大,內容豐富。文字雖然儘量中立,但明眼人一眼,周義的觀點就佔到了絕對上風。
從這也看得出來,舟自橫內心深處是支援周義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