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打工的人都是自帶工具,可以上火車和長途汽車。
前世,帶著一把斧頭或一把鋸子的木匠是上不了高鐵的!
一間寢室一個飯桌和四條長凳,大家吃飯和看電視有個坐的地方,寫個書信、打個紙牌、下個象棋也有個位置,週末休息,打麻將帶個小彩也未嘗不可,嚴禁賭博!
然後給每間寢室打造一個一格一格的木櫃,刷上油漆,每個小格安上鎖,一人一格,存放貴重物品。
既是木匠展露手藝的機會,也是給公司節約錢,這段時間讓木工們去填土方太浪費人才了。
孫健考慮問題與眾不同,隨心所欲,其他高管還要請示彙報,有了奇思妙想也不敢彙報。
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員工儘量安排住在一起,老鄉幫老鄉,相互有個照應,孫健不會為了便於管理,將他們人為地分開,但夫妻不能住在一起,如今沒有設立夫妻房的條件,不然那些家在農村的妻子都跑來當建築小工,包吃包住,還有可觀的工資,比農村種地強到天上去了,誰不願意?
鵬城順圓建房地產公司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店!
公司如今差人,孫健也不能將別人帶來的妻子趕走,既不人道,也會傷了員工的心,既來之則安之,多招聘幾個從事過建築行業的女人當炊事員或者小工,也花不了多少錢?
特殊時期過後,走正規程式招聘!
到來的四十三名員工都是粵省農村青年,平均年輕二十二歲,三十二人初中畢業,七人高中畢業,二人初中沒畢業就退學幫家裡種田,九人結婚,結婚早,一家二個孩子很正常。
從黃國平和謝衛平的口裡得知,他們介紹的員工中,九成都是粵省農村青年,只有一成是桂省、閩省和湘省的農村青年。
百萬農工下鵬城的打工潮還沒有出現!
“楊祖凱,我聽謝科長說,你會開翻斗車,為什麼不去考個駕駛證?”
二十五歲的東城人楊祖凱是謝衛民介紹來的,架子工,帶著八個人,李東桂當小工期間,學會開升降機,可以當起重工,楊祖雲和三個親戚是架子工,二個親戚是泥工。
昨天謝衛民說過,他和張四青,在農村開過拖拉機,跟著第三建築公司的司機都學會了開翻斗車,但沒有駕照。
“孫總,沒有本地身份證,不能在特區考駕駛證。”
“你在東城市能不能考?”
“孫總,聽說要交五百元的考試培訓費,又沒有機會開翻斗車,就不想去考。”
“楊祖凱,你到時去考一個,拿到駕駛證,公司給你報銷考試培訓費,你就在公司開貨車或翻斗車。”
“多謝孫總!”
孫健中午用陳杰買回來的飯碗,打回來一大碗飯菜和一碗湯,李美華負責給孫總打的飯菜,青椒炒肉中多是肉,飯也打的足,他吃飽了。
這段時間沒有機會進行大運動量的鍛鍊,消耗少了,飯量也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