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的示範堆還沒有建設完成,陸毅的專機服務也還沒有取消。
再一次在塔臺引導下插隊先起飛,陸毅開啟筆記本檢視北航那邊發來的一些人員資料。
三天前他就聯絡了北航那一邊,用可控核聚變專案總工程師的身份讓北航那邊配合自己的人才挑選。
雖然估摸著北航也在疑惑,他們搞航天航空的什麼時候跟可控核聚變沾邊了,但在陸毅扯出這一面大旗下還是不好有絲毫怠慢。
這算得上是公權私用,不過這樣的小事上面知道了也只會一笑而過。
因為陸毅相關研究計劃大概跟上面說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陸毅沒想著把人拐到國外去,上面就不會去計較,會計較的都是層次不夠的,陸毅也不會在乎。
別看這幾年國家在科研上面的投入一年比一年高,可在科技樹越來越龐大,專業越來越細化的背景下,這樣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
上面巴不得國內多來幾個像陸毅這樣,自己賺錢MAX,然後賺到的錢還大部分投入到科研中的優秀青年。
“小夢,幫我泡杯咖啡。”
根據個人簡歷的描寫和歷任導師教授的評價大概挑出30個人,陸毅伸了個懶腰對正在旁邊安靜看書的林教授喊了一聲。
“小夢,別理他。”
張晴從一份跟天琴計劃那邊弄來關於空間引力波探測專案的資料資料中抬起頭,沒好氣地看了陸毅一眼,讓林夢別理會這懶散的傢伙。
之前在中大校園拍的牽手照片張晴並沒有真的發給林夢她們,威脅打趣了陸毅一陣也就自己儲存起來留作紀念。
聰明的女人明白這個說說就好,真要做了那反而會引人生厭。
林夢抬起頭看到陸毅癱坐在椅子上耍賴不願起來的樣子,還是放下書本走到機艙的咖啡機上泡了杯咖啡。
“待會兒我們去北航就面試這30個人?”
把咖啡放在陸毅前面的桌子旁,林教授看了下陸毅的電腦螢幕,好奇問道。
飛機現在在平流層飛行的很平穩,並不擔心受到顛簸把咖啡灑出來。
“嗯,就這30個人。”
陸毅拿起咖啡喝了兩口,把名單整理儲存,透過郵件用飛機上的衛星通訊發給北航,讓他們通知這30人今晚進行面試。
能檢視科學家潛力,卻只在北航近300意向人中透過簡歷和導師教授的評價挑出30人進行面試,其他人則直接排除掉,這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妥或者說不公平。
可如果300人全都看一遍,那至少要到明天中午才能完成,他明天下午才能離開,這樣要是明天示範堆建設出現問題就無法第一時間解決。
不過要是30人,那今晚就能搞定,明天一早或者今天晚上就能回來。
相比較其他人的公平,他陸毅的時間反而更寶貴。
這就跟大家都明白普通大學的學生中肯定也有人才,但為什麼一些公司卻要硬性要求211、985這樣的學校一樣。
無他,成本而已。
在211、985這樣學校畢業的學生,人才和精英的比例比較高,這能省人事招聘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換句話說這樣招聘花費的成本更低。
畢竟這世界上不是誰都是你父母,有責任和義務耗費時間成本去深入瞭解你,發現你內在的品質到底是金子還是石頭。
你個人簡歷寫得差,導師教授的評價低,那你第一批被刷下來也怪不了別人。
“以前我心裡在抱怨社會制度,這糟糕的制度導致了大量人才沒被發現被埋沒,卻沒想我現在也成為了制度的一部分。”
看著郵件成功傳送出去,陸毅沉默了會兒,突然嘆了口氣。
“這證明了我們制度還不夠完善,或者技術還沒達到要求。”
張晴走過來聽到陸毅的話,大概猜出他為什麼嘆氣,說道:“要是技術達標,能實時完美地獲取到每個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