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和英國的爵位,以後全部屬於外國爵位,在東夷國沒有任何特殊權利。
“東夷國王府設左右兩個長史府,左長史管轄長島各縣,右長史負責管轄東夷半島各縣。
“半島各縣現有機構和人員暫時留用,後續將透過考核裁汰晉升。
“原特拉華州級政府、議會、法院機構全部解散,相關人員可參加長史府官吏考核。
“精通大明雅言,可用大明雅言聽說讀寫的,優先錄取為翻譯。”
聽著阮元義正詞嚴的宣佈的命令,下方大廳裡面的觀眾們的表情各不相同。
米切爾等特拉華州級機構的核心人員,都是一副惆悵憂傷的表情。
特拉華州從現在開始徹底沒了,對於他們而言相當於直接一擼到底了。
而且以後跟以前不同了,在想要做官就得從基層做起,不能直接上高位了。
有意向成為管理的普通商人和精英,特別是年輕人們都開始心懷期待。
威明頓城的縣級機構代表都鬆了口氣,自己的地位暫時保住了。
到此為止,東夷半島的領土的交接儀式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然後阮元也就不繼續陪著鮑尹和米切爾等人閒聊了,而是直接開始現場辦公。
接收特拉華州政府的全部資料,接收馬里蘭州代表轉交的半島上的縣的基本資料,匯總成為東夷國右長史府的資料。
接受特拉華州政府的職能和現有機構和設施,以此為基礎將管理範圍擴充套件到整個半島,建立東夷國右長史府的框架。
東夷國的兩個長史其實是兩個總督,而且還不是大明傳統的總督某些事務的總督,而是類似西方近代的殖民地總督。
阮元把長史府的架子搭起來之後,就開始接收半島上其他的縣了。
這個任務要說簡單的話其實非常簡單。
美利堅地區的基層組織是高度自治的。
一群從舊大陸來的移民,分散聚整合一個個的小居民點,一群人商量著自己怎麼過。
幾乎所有的需求都是本地人自己解決,有矛盾和問題也是自己商量著處理。
治安問題也得居民自己解決,大部分移民家裡都有槍械。
這些半島上的居民點還非常的均勻,能有一兩千人就足夠能成為縣政府駐地。
人口這麼稀疏均勻的地方,當然沒有什麼特別富裕的地方和人。
大明如果不搞要地不要人的策略,允許這些人繼續留在大明境內生活的話,那隻要派個人去通知他們一聲變天了就行了。
告訴他們以後他們不屬於英國了、不屬於美利堅了,以後屬於大明東夷國了。
絕大部分農民估計不會有什麼意見,就算是有意見的也沒地方宣洩。
但是這個任務如果說困難的話,其實也是非常困難的。
要在當地推行大明仁武朝之後的管理制度,建立明式的基層官吏機構。
要培養足夠的基層辦事官吏,要將大明的法律和規定應用於鄉村。
要建立明式新學校,改變當地的教育模式和內容,同時推廣大明雅言。
就算是在大明本土的偏遠地區,這也會是非常複雜的民政工程。
更何況東夷半島的普通人跟大明還有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