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安排,讓有女兒的官員和老師來大食國,讓自己出錢搞助學金和希望學校,這都不算事。
也許在後世看來,這種決策的方向和目的,都是腐朽到了極點的。
但是現在的當事人卻未必會牴觸這種事情。
如果這些人員知道,這是要給他們女兒與朱靖垣接觸創造機會,他們甚至可能會去搶名額。
朱靖垣畢竟是世界第二富了。
朱靖垣看完母親的信函,幽幽的嘆了口氣。
自己這個身份,真的是沒辦法推脫,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幸好,自己現在是大明的皇子親王,沒有哪個女人可以給自己臉色看。
自己現在並沒有什麼恐婚症。
當然也不用太過擔心帶孩子的問題。
自己也的確不希望自己的長子是胡姬生的。
所以母親的安排,真的沒有什麼問題。
仔細考慮過之後,朱靖垣給母親回了一封電報。
總體上就是表示自己知道了母親的計劃,也以接受母親的安排。
贊助貧苦學生,投資希望學校,順便找找自己喜歡的妹子。
自己可以提前要兩個親王侍妾,可以讓宗人府給自己安排,但不要找跟自己年齡相當的孩子。
十五六歲就當媽媽真的太危險了。
當然也不可能按照現代的三十歲左右的所謂最佳生育年齡來。
一來自己雖然不介意孩子他媽成熟一點,但是也實在接受不了比自己大十幾歲的阿姨……
二來那個三十歲左右的最佳生育年齡,是現代社會的標準。
是綜合了母親的學習和成長、能力和收入、心理成熟度、照顧孩子的能力、社會醫學條件等因素得出的結論。
朱靖垣這個現代科學剛剛起步的時代,母親成年之後的生育年齡越大就越危險。
作為懷著親王孩子的母親,也完全不需要考慮經濟、環境、家庭等外在因素,不用考慮本人照顧孩子的能力。
單純的考慮母親本身的身體條件,最適合的年齡就是二十歲的時候。
各種病症的發生率雖然並不是最低,但是他們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恢復能力最強的時候。
是遇到危險能夠堅持過來的可能性更高的時候。
所以朱靖垣直接跟母親提了要求,讓宗人府給自己介紹兩個二十歲左右的妹子。
要個高腿長,身體健康,樂觀開朗,沒生過病,好生養的。
自己沒辦法把自己的年齡直接提升到二十歲,那就讓孩子的母親處在最佳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