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交交界處……
長崎和獅城的發展程度已經很高了,在當地是沒辦法直接劃出大量土地來的。
自己在這種關鍵地區要幾個小島,在本來就繁華的地區附近鬧中取靜,建設幾個莊園就行了。
至於最後的東墨洲三國交界處,其實就是上輩子的維多利亞湖。
這個總面積將近七萬平方公里,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澹水湖,如今還沒有被大明和泰西人發現。
這個湖泊的周邊,其實是墨洲東部氣候最舒適的地方。
一年四季氣溫都是十七八度到二十八九度,歷史最低不低於十度,歷史最不超過三十六度。
自己得找人去調查一番,記錄下情況之後報上去,同時再把它要下來。
這種在大明和泰西人看來荒無人煙的地方,就算是幾萬甚至十幾萬平方公里估計都能拿的到。
這個維多利亞的名字當然要改掉了,以後就叫大明湖吧。
但是這些土地,對於朱靖垣而言,已經不是重點了。
重點是信件裡面提到的其他事情。
自己母親梁雲英要來大食國!
而且是來直接催婚帶催孕的!
朱靖垣這輩子跟著母親生活了十幾年,然後又恢復了上輩子的記憶。
所以對這輩子的父母的感情仍然是真實的。
只不過疊加了上輩子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導致對催婚這種事情天然的牴觸。
但是自己現在卻沒有辦法拒絕。
世祖皇帝留下了二十歲之前的孩子不夠強健的判斷,然後還得到了太醫院研究機構的驗證。
但是,大明皇室仍然支援皇子、皇孫在十六歲之後,就儘快自己找物件生孩子。
目的非常簡單,儘快確定這個皇子、皇孫能夠生育。
雖然不能生育的機率很小,但是卻也不能不做幾次驗證,避免那些不太高的可能性。
對於潛在的儲君而言,生育能力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極端重要的能力。
一旦確認天生沒有生育能力,那這個皇子、皇孫肯定與儲位無緣了。
絕大部分情況下,潛在的儲君不只是要能夠生育,而且要生育能力不能太低。
這個能力不能太低,不是說皇子能夠滿足女人的生理需求,皇子不需要考慮這種事情。
而是體質相對容易讓自己的妻妾懷孕,實際的內在邏輯應該是生殖細胞活性高。
因為大明的繼承人是採用半競爭模式的,有頗為嚴苛的儲位培訓和施政實訓考核。
沒有足夠數量的兒子,沒有能夠透過儲位培訓和實訓的兒子,就沒辦法確保後代帝王的能力了。
如果某個皇子、皇孫,連續換了好幾個侍妾,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有一男半女,那也沒機會繼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