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去之後就開始做好準備吧。”
拿破崙和亞當斯父子再次明顯一愣,心中同時想到了一個大明曾經的典型操作。
招募藩屬國土著部隊去前線打仗。
這些部隊……在某些情況下,都可以算是大明部隊的炮灰。
按照兩人的瞭解,這種部隊就算是沒有在戰場上消耗掉,戰爭結束之後多半也無法回鄉了。
他們通常會被當做移民使用……
朝鮮人、日本人、南越人等大明的周邊藩屬國人,就這樣被大明持續的往全世界的殖民地輸送。
從而讓他們本土的人口始終難以增長,而且始終保持女多男少的狀態。
再讓大明的移民到當地去生活,納當地數量眾多的女子為妾,進而實現某種被稱為騰籠換鳥的殖民策略。
現在自己也要攤上這種任務了。
問題是,拿破崙和亞當斯兩個藩屬國本來就是移民國家,自己的民眾大部分都是泰西來的。
大明要把自己的國民往哪兒送?
關鍵是,現在全世界哪兒還有打仗的地方?
墨洲內陸的開拓,完全用不到泰西人的,大明訓練的黑貴族軍團,對當地土著已經是碾壓局了。
不過三人都是戰略家或者政治家,很快就意識到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三人幾乎是下意識的對望了一眼,幾乎要同時喊出聲來了:
“難道是泰西大陸!”
三人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
朱靖垣就是準備將殷洲的泰西人往泰西大陸運送。
這是朱靖垣自和談開始的長期目標和規劃。
現在泰西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大明後續肯定要派兵參與。
正好趁這個機會,把殷洲的泰西移民青年們,儘可能的往泰西本土輸送一部分。
戰爭打完了就讓他們留在泰西,負責協助大明通知當地的“土著”。
泰西人前往殷洲移民,除了部分投機者之外,大多是生活困頓的失業者,以及政治鬥爭失敗的人員。
以後讓他們在大明手下鎮壓泰西本土的土著,那可以算是衣錦還鄉了。
拿破崙和亞當斯父子心情複雜,但是卻沒有辦法拒絕。
大明的藩屬國有提供僕從軍的義務。
其實這也是傳統君主理所當然的權力和經常性的做法。
歷史上的露西亞國,就經常招募本土的外族民眾,組成軍隊去參加戰爭。
歷史上的大清國也長期維持著一支索倫人部隊。
拿破崙和亞當斯父子只能應承著:
“臣等遵旨……”
朱靖垣能大概猜到他們的心情,所以這時候也笑呵呵的安撫說:
“三位愛卿不需要擔心,現在和未來的戰爭的形態,相比十餘年前已經截然不同了。
“大明的部隊再次加入戰爭,將會是雷霆壓頂之勢,未來已經不會有消耗性的陣地戰了。
“僕從軍的主要作用,很可能會是大炮和飛機轟炸之後的戰爭控制,以及戰後的鎮壓和治安。”
拿破崙頓時反應過來,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