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裡出來,觀中卻也有幾株桃花柳樹,看了一會,只見濛濛的雨下了起來,煙籠遠樹,景緻更妙。
一時間,卻在尋思:“王者集百萬之氣,掌握移山倒海之力,或生或殺,皆在一念之間,我等微薄法力,如何才能干預?”
月餘時間後
羅尚如今已經被晉升為護羌校尉了,爵位也已經晉升到第九級五大夫了,這可是千石大員,晉升之速,就是如今也是罕見,也唯有去年那些從龍之臣有此機遇罷了。
如今他遷任以來,做的也著實不錯,雖然也才有著一個半月,他當初帶著兩營精銳上任,又是皇帝欽命,到這山中當著山賊頭子,不管是資格還是實力,別人是沒有什麼話說的。
這一個月多的時間,羅尚領會了楊伊的意思,做事也不再畏首畏尾,雷厲風行大動干戈,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是做下了不少事。
最初時,是不動聲色,只透過幾個案子,便讓原本傾向於歷史的幾個羌族部落血流成河,一時之間,人人側目,爭先投靠,李氏遷走,失去了統治權之後,在羌人中的根基就這麼迅速的土崩瓦解了。
也就在這一日,楊伊的鑾駕到了曾經匆忙離開的雒縣,安撫地方官員,召見地方三老之後,第二日大清早楊伊的鑾駕就再次出行,帶著兩隊的騎兵,並不是為了保護安全,而是非如此,不足以為貴。
如是有朝一日,天下太平,那麼楊伊倒是可以不講究這些了,而此時,漢困居於蜀地,這等排場卻是得有的。
到了耿府,這是蜀地的一家望門;乃是當年光武帝復漢時的雲臺二十八將中耿弇的後人,不過不為嫡脈,自關隴遷徙到蜀地,如今也傳家百餘年了。
天子鑾駕,自然是無人會阻擋的,楊伊也是按規矩進行了通知,不會貿然登門的,而到了之後,此時耿府大門暢開,耿府滿門迎接,恭候萬歲。
耿倫此時跪拜,楊伊虛扶起之後,等著讓其餘閒雜人退下,耿倫說著:“陛下前來,寒舍真是蓬蓽生輝。”
楊伊帶著和詢的笑容,她此時只是穿著素色寬袖長袍,頭上束著銀冠,體態修長,自然是英氣逼人,微笑著說:“吾聽聞耿氏一門素來忠義,以詩書兵法傳家,吾觀先生素有儒士氣象,朕今來拜訪,實是大慰於心。”
兩人行禮,進入了大廳,坐下。
此時,天還是初到八月,天時還熱,稍微說了幾句,看了看左右,見耿倫甚是拘謹,楊伊就說著:“久聞耿府治園甚佳,可容我觀摩一二?”
耿倫聽了得意,說著:“不敢,小家園子,寥表吾心!”
一徑來到園中,遍處觀看,雖然不是很奢華,但是清檻精舍,走廊假山,盆魚卷石,的確有著精妙之處。
楊伊觀看,連連稱讚,說著:“此園雖小,疏密有度,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可見先生心中度量,只治一家實在可惜,不知可願出仕乎?”
耿倫聽著,心知這句才是最關鍵的,心中只是稍微尋思,就立刻答著:“陛下不以某淺薄,某自願從命,臣拜見陛下。”
楊伊此時也不會表現出什麼大喜之狀,負手說著:“甚好,先生可先入翰林院聽用,稍後朕自有安排!”
旁邊自有內侍記下,稍後會留下一人和耿倫交接,並交待事宜。
當下又回去喝了茶,楊伊就此離開。
當初感覺絕難辦到的事,如今也就是一句話而已,楊伊回途,卻是稍微感慨一二。
等楊伊離開,一幼兒,也就是耿倫的兒子耿騰就出來,問著父親:“父親為何答應出仕?”
“吾觀陛下行事有聖天子之相。”耿倫說著。
見兒子一時不解,他又說著:“吾兒觀之,陛下所行,皆非常人,當初殺魏賊之時也就罷了,死中求活,敗中求勝,自古以來雖然不多,也是不少,後被大將軍立為攝政,當時為父覺得陛下乃是有福氣之人,不然怎可如此?”
“而當陛下佔了綿竹後,雖然只統轄一城,可仍舊做下安撫流民,開墾良田,充實府庫,這種種之行,都是堂堂正道,為父覺得陛下明君之名,並不算過分!
至於剿滅賊匪,不久前更是迎戰魏人,奪回失地,此乃堂堂之師,至此上下無憂,這文韜武略也就罷了,更難得是陛下所行其正,已隱隱有聖君之相,當年孝宣帝也莫過如此!
前不久祭祀之時,一詩一言,足可見陛下的器量,不過言談還不足為憑,吾兒可觀陛下自登位攝政之後,做事看似不急不徐,注重軍中操練,或有人說陛下過於重於武夫,為父卻不然,這亂世之重,軍權最勝,如今吾漢之軍,陛下至少五六分已經漸漸掌控在手,這就是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