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眺上前,扣打門扉。
“門外何人?”門內有一清脆聲音詢問,聽聲是一個小童。
“山隱之人,是觀主故人,前來拜訪觀主。”風玄止住謝眺,親自上前沉聲說著。
“觀主故人?還請少等片刻。”觀中那小童聽聞,說著。
腳步聲漸去,去向裡稟報。
二人在外等候,不過等候所需時間並不長,只一會,一陣腳步聲便再次傳來。
吱呀一聲,道觀大門被人從裡開啟,一個老年道士緩緩出現,現於門前,目視眾人,身後,有一小道童,應該是適才應答的小童。
這老道士目光停在了風玄身上,然後認出是風玄,面上頓時現出驚喜之色,說著:“原來是仙師到了,快請入內。”
態度甚是殷勤,向裡行走,還感慨說著:“已過了二十載,不想仙師風采依舊。”
“你也依舊健朗。”風玄此時笑笑,說著,二十載彷彿是轉眼間,依稀還記得當日情景。
看向後面這人,老道士忍不住問著:“這是?”
“哦,這是我所收記名弟子謝眺,俗世姻緣未盡,到你這裡少住幾日,還方便吧?”風玄說著。
老道士卻甚是高興,連聲說著:“方便,方便!仙師這次多留幾日吧。”
“倒有此意,只怕討擾於你。”
“怎麼會,仙師在此留住,小道高興還來不及,只管住下,只要不嫌道觀簡陋便可。”二人談起來,真是舊識。
遠處大概二十里之外,就是綿竹,這個本來只是山間道觀,當年偶然留下的棋子,如今卻是忽然有用了。
雖然當年看出綿竹未來也是有龍氣的,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竟然就再為蜀地龍脈匯聚之處。
反倒是錦官城,記得當初觀之,以後將會大興,誰知如今竟有衰敗之相。
此處道觀位置極佳,就是常人用腳步行走,到綿竹也不過是半個時辰的路途,正好窺之虛實動靜。
到了一處靜室,道士命小童捧出了茶盤——茶、糕點、紅棗;這個時代待客的花樣並不多,糕點還是麵食推廣之後方才有的。
又命二個道童趕快去打掃房間,空出兩間靜室來;這個時節,鄉間多棄兒,也就道觀還可養之了。
或者就是被豪強士族救去,以後養大充做部曲。
老道士此時尊風玄坐在首席,斟上茶來,風玄此時隨意的問著,老道士就笑的說著:“左近有幾個慕道的鄉紳,甚敬吾道門,每年都有捐銀,都是善行居士。”
道門也需要生存的,不像是後來大興的佛寺,道門所收奉養並不多,不過道門中人都有技藝,基本都是學醫的,一手醫術就可奉養己身了,左近開荒種田,基本可以養著一些人了,再有人奉養,那就可有結餘了。
風玄笑的說:“這等善人,應該有福德。”
等得點心吃完,又斟了一次茶,道童來報告,淨室打掃出來了。
老道士就稽首行禮:“仙師先去休息,我這就去整治晚宴。”
道門對於飲食並不講究,最起碼此時還不講究,以後可能會有改變。
當然還沒有到梁武帝之時,佛門未曾大舉入侵,所以葷素之別,並不重要,飲食還都是看各人口味。
老道士整治晚宴,當然不忌葷素,風玄也稽首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