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之前,綠洲新城每年都會從那些初中畢業生招生,但這部分人很少。
要知道,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是四百到六百萬人左右。
即便綠洲新城每年從中招生的優秀畢業生達到三萬,那也還剩下很多人呢。
所以,有不少漏網之魚,屬實正常。
領導聞言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賙濟民的話。
綠洲新城的科技實力有多強,領導們是非常清楚的。
遠的就不說了,就說去年的龍陵和唐山這兩個地方,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都能夠預防,還有什麼事情,是綠洲新城幹不了的呢?
只是統計目前下鄉的知識青年罷了,有多難?
「第一個計劃我們說完了,領導,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二個計劃......」
賙濟民說的第二個計劃,其實就是教育方面的,準確來說,是希望學校。
不止是小學,還有初中。
這一波,賙濟民預計會拿出二十億美金,也就是三十四點六億人民幣,用於這些學校的建設,還有道路、圖書館、教科書等方面的建設。
百年教育大計,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建國那會兒只是掃盲,但現在開始,卻是需要提升全民素質。
換句話說,到了千禧年之後,年輕人必須沒有文盲了。
「嘶,你哪裡來的那麼多錢?」
領導們聞言,再次震驚到了。
大家都感覺賙濟民的魄力和自信心,比他們還要強。
三十四點六億人民幣,絕對是一筆鉅款,一筆超級鉅款。
可這樣的一筆錢,卻是被賙濟民拿來砸到教育方面。
現如今是七七年,一斤豬肉的價格是五毛錢,一塊錢美金等同於一塊七毛三人民幣。
物質方面是相對充裕的,但教育、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相對落後。
所以,這樣一筆錢砸到教育上面,是一個好訊息,但對經濟和當地來說,就未必了。
穩定,比一切都重要。
「領導,你們也知道,綠洲新城在港島這邊有幾家公司.....」
賙濟民笑著說道,然後提起了好幾家投資公司的事兒,這些都是他自己私人成立的公司。
領導們當然知道了,畢竟綠洲新城專案,至今還是賙濟民一人掌控著的。
每年都會有相關財報提交給到文津街,但實際的許可權,還是賙濟民這邊拿著。
聽到賙濟民說起私人投資公司的事兒,領導們並不覺得奇怪。
以賙濟民的賺錢能力,幾家私人公司也那麼賺錢,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你就沒有什麼要求麼?」
大公無私的人,領導們見過了,那便是眼前的賙濟民。
但三十四億人民幣,說拿出來就拿出來,領導們都有些不淡定。
「有!」
領導們聞言,不是皺眉,而是鬆了一口氣:
「好,你說,如果不是太為難的要求,我們替你申報。」
「那就是這筆錢,我會安排我自己的人監督它的去向,一分一毫都會保證用在學校的建設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