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
周秉良和周曉白倆孩子,搖搖頭,信心十足地說道。
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而且他們哥哥姐姐都已經是大學生,沒道理他們兩個小的,就在高考這裡折戟沉沙了。
「有信心是好事,加油,好好複習!」
看到孩子們那麼有信心,賙濟民也很高興。
眼下已經是七七年了,距離八十年代,也沒有多少年了。
經濟發展,將會迎來快車道的時代。
所以,港島那邊的公司,應該要行動起來了。
以前是小打小鬧,現在就可以大跨步前進了。
港島,長城大廈,會議室內。
「今天召開會議,主要是針對各分公司..........」
會議剛開始,賙濟民就已經點明瞭主題,說清楚了要分批次進入內地的事兒。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季正雄他們這些搞經濟的人,肯定會很清楚這些情況。
旗下公司眾多,賙濟民需要讓他們優先整理好自己的資金、技術工人等等。
進入內地之後,分批次進行專案投資是沒錯的,但技術工人這些,也是需要優先進入的。
而且還必須做好這些工人的思想工作,否則的話,到時候又是一個***煩。
處理好這些事情之後,賙濟民就先回京城了。
港島這邊事務繁忙,但京城這邊,需要他的地方,更多。
文津街,賙濟民跟領導提交了三個方向的計劃書,跟領導逐一進行說明。
「領導,這第一個計劃是研究所專案........」
京城作為首都,這裡的人才是非常多的。
現如今,大量的下鄉青年返回城裡,除了一些地方需要招人,賙濟民覺得,科研院所也需要招人。
綠洲新城那邊可是有不少研究所,繼續人才呢。
今年高考迫在眉睫,除了參加高考的這幾百萬人,也還有很多人並沒有參加高考。
「你小子還真是給我們送枕頭來了呢,說罷,你這個專案需要多少人?打算怎麼做?」
領導聽罷第一個專案,便大笑著說道。
眼下事情很多,大家都在頭疼那邊返鄉的青年呢,沒想到賙濟民直接提交專案計劃,這下子,應該可以緩解一些。
「領導,除了地震研究所之外,還有很多看似冷門的科研專案,現在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比如考古專案......」
賙濟民自信一笑,接著說道:
「我預計綠洲新城這邊大概會成立五十個專案左右,到時候有多的話,我再裁掉部分專案就是了.....」
「這些專案需要的是專業人才,所以一般人,我們是不需要的.....」
「因此,考核標準可以稍微放鬆一些,但不可能放鬆太多.....」
「按照預計,大概可以招一萬五到兩萬人左右........」
領導們聞言,忍不住吸了一口氣:
「你不會是把標準降低到只有小學生的程度吧?」
「那不可能!」賙濟民搖搖頭,「我們有針對性地調查過相關的資料,透過計算可以大概估算出來數值的.......」
當初很多下鄉的青年,有不少都是非常厲害的知識分子。
而且這些青年到了下鄉之後,都沒有放棄學習,從綠洲新城售出去的專業書籍,以及提交上來的論文,就可以略知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