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城市內和周邊地區,森林植被覆蓋率是非常高的。
如此情況下,人工增雨的試點工作,也不是不行。
當然了,新城附近的農業,其實大部分都不是靠天吃飯,而是運用了高科技。
很多花花草草,菜園子、水稻等,基本上都是大棚種植。
是的,新城附近也開始試驗雜交水稻了,這是西北大學建立之後,開展的新方向。
跟新城大學相比,後面才建立的西北大學,並沒有什麼優勢。
因此,想要發展,只能另尋出路。
不管是什麼專業都好,都需要創新,要不然恐怕很難得到市政方面的大力支援。
且不說趕超新城大學,最起碼不要被新城大學拉開太遠的距離吧?
而西北大學的農學院,就另闢蹊徑,想要在雜交水稻、雜交西瓜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
回到綠洲新城的賙濟民,再次召開了會議,這次他把新城大學、新城理工大學、西北大學和
新城科技大學這四所學校的領導層都喊了過來。
剩下兩所醫學院,賙濟民並沒有喊他們,到時候讓顧海山發文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可能大家已經猜到我請大家來開會的原因,很簡單,接下來......」
會議剛開始,賙濟民便直奔主題,根本沒有寒暄或者閒聊其他。
新城大學要開設的專業是最多的,剩下三所大學需要開設的專業也不少。
畢竟氣象和地震這兩個學科,都屬於理工科範疇,他們需要開設這樣的專業,理所應當。
除了這兩門學科方向之外,還有就是農科技術方向的研究了。
「王校長,我記得新城大學是開設了電動汽車方面的專業學科,對吧?」
王煥初聽到賙濟民的詢問,連忙點頭,並且解釋了一下。
電動汽車這玩意兒,其實早就出現了,在綠洲新城的電動汽車,最早的時候,就是觀光車。
因為觀光車非常簡單,並沒有汽車那麼複雜。
而且觀光車一般也只是在城裡的固定路線,比如動物園等這樣的場所,電池可以供應觀光車行駛的距離也僅在五十多公里的範圍內罷了。
只不過,去年開始,電動汽車就迎來了春天。
並且跟電動汽車相關的電池專業、材料學等等學科,都成為了熱門,發展前景巨大。
「既然這樣,那麼接下來,你們還需要再多開設幾門其他技術學科.....」
農業需要發展,離不開農機技術的進步。
早之前,賙濟民就已經開始佈局了,只不過,發展緩慢。
現在通訊衛星系統即將升級,氣象局也要建立了,那麼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帶,可以建立農業經濟了。
不說成為糧倉,最起碼可以解決新城自給自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