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避免的,自然不可能只是自家人吃飯時的輕鬆自如了。
小傢伙們倒是還好,只知道埋頭乾飯,可黃小花三姐妹就有些拘謹了,儘管老人家說了幾次,但她們還是那副小鵪鶉的樣子。
吃過午飯,賙濟民把老人家請到書房,讓後者歇息一會兒,警衛員站崗。
雖說老人家精神頭還很不錯,但該休息還是要注意休息的。
午休這件事,其實是一個非常要好的習慣。
特別是這個年代,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很早起床的,畢竟現在電燈的普及率很低,很多偏遠地區甚至是不知道電是什麼玩意兒。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還都是跟過去差不多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天色還沒亮就起床幹活,但上輩子,賙濟民就經歷過這樣的童年,特別是在夏季收割稻穀的雙忙季節。
那時候都是凌晨五點起床,摸黑出門割稻穀,忙到上午十點就必須回家了,因為太陽太大了,天氣太熱了,容易中暑。
這種生活狀態,午休是必須的,要不然,下午沒精神幹活。
而老人家也都是很早起很晚睡的,但他很忙,平時都很少個人時間。
下午一點五十分,孩子們紛紛起床出門去上學了,老人家也起來了,拉著賙濟民就在書房裡密談,警衛員都不能靠近。
嗯,阿福還想湊過來,討好它主人,也被警衛員給牽走了。
書房裡,老人家直接步入正題,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確認賙濟民當時在霧都的經歷。
儘管,老人家已經從老林那邊知道了大概,但他還是希望從賙濟民口中獲知。
但,事情還沒講完,老人家突然就打斷了。
「那個實驗室裡已經開始研究電腦技術了?到哪一步了?」
「從我觀察實驗室的具體人員配置和材料來看,基本上是知道了積體電路的概念,但卻沒有什麼頭緒,甚至我在接觸之後,才發現他們的研究方向其實是錯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
眾所周知,計算機發展有四大階段,一九***年就是一道分水嶺,這是從電晶體計算機到積體電路計算機轉變的一個關鍵時期。
其實,關於積體電路的概念,在前幾年,電晶體發展到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了。
可關於這一點,並不被當時的主流所接受。
畢竟在七十年代,也就是大規模積體電路出現之前,計算機主流還是電晶體。
如數控機床等自動化裝置,研發方向也是電晶體,壓根沒有積體電路的事。
聽完賙濟民的解釋,老人家沉默片刻,又接著道:
「那麼按照你的預測,西方什麼時候會拿出積體電路的真正成品?」
「或許他們已經研發出來了,只不過秘而不宣罷了。」
賙濟民幽幽說道,���人家頓時驚訝了一下,連忙問為什麼?
前者當即便解釋了,一是醜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本土沒有遭受二戰洗禮,當時二戰的時候,全球人才都跑到這個國家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
PS:求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