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張宛童和丁秋楠兩人都欣喜不已。
這些藥草可都是少見的良藥啊。
當即,張宛童便開口了:
“老伯,您好,您這些藥草賣嗎?我想全部買下來。”
崔秀蘭聞言,頓時喜上眉梢,連忙開口,表示可以賣。
她和她爺爺在天還沒亮的凌晨,就擔著藥草前往鴿子市了。
可直到快中午的時候,依然沒有賣出去多少。
常見的祛溼降火等藥草,或者如靈芝等藥材,倒是還算暢銷,但這些東西,也不是經常都有啊。
所以,一天下來,也才賣出去幾毛錢,比上山採藥還辛苦。
每當這個時候,崔秀蘭都想起年前,她偶遇到的那位大叔。
可惜,那位大叔在元宵節完成交易過後,就再也沒有聯絡上了。
沒想到,現在快要到家的山路里,居然還遇到了願意購買藥草的人,簡直就是喜從天降啊。
瞅見崔秀蘭想要說話介紹藥草的樣子,張宛童趕忙攔住了,道:
“不要急著介紹先,小金魚,你來看看,竹筐裡面到底有哪些藥草?都是什麼藥性藥理?”
這就是要考較周淑敏了。
如此好的機會,張宛童怎麼可能錯過呢?
當然了,要不是剛才賙濟民提醒,張宛童也沒注意到這些呢。
畢竟狹路相逢,誰沒事去瞅兩眼別人家竹筐裝的是什麼呀?
小金魚走上前,仔細地觀察起來。
崔秀蘭很是吃驚,她爺爺雖然是啞巴,也聽不到,但能看得清。
一般的聾啞人,眼睛更加犀利,相當於耳朵和嘴巴了。
沒一會兒的功夫,小金魚就辨認出了竹筐裡的藥草。
總共有十六種,全是非常稀少罕見的藥草,根治的疾病也一樣,都不太常見。
當然了,也可以作為輔助藥草,或者製作藥膳等等。
雖說小金魚年紀小,也才剛學習中醫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但天賦異稟,記憶力又好,老師也負責任,所以能認出來,也很正常。
看到小金魚準確無誤地說出這些藥草的名字和藥理,崔秀蘭很是羨慕。
她也喜歡中醫,更是痴迷於中醫。
因為她知道,只有學會中醫,長大以後,家裡人生病了,她才能給家裡人治病。
不像現在,她妹妹生病了,她卻無能為力。
“老伯您好,這些藥草您打算怎麼賣呀?”
張宛童很開心,只不過她剛說完,兩手放到口袋裡,空空如也,心裡頓時尷尬了起來。
崔秀蘭沒發現這些,只是說著價格,表示便宜賣,只需要九毛錢就可以了。
一旁的賙濟民,自然瞧見了張宛童的窘態,連忙開口道:
“宛童姐,我來付錢吧。”
他拿出一張一塊錢的紙幣,對崔秀蘭道:
“小妹妹你好,不用找了,我想跟你說件事,你看看行不行?”
接過錢的崔秀蘭,喜滋滋地點頭應著,就聽到賙濟民說,他妹妹是學醫的,往後每週會進山挖一次藥材,到時候希望她能幫忙帶著她一起挖藥材,問她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