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行泰的俸祿,一個月十六石米,差不多就是二兩銀子。
這個錢對於一家三口百姓家來說還算富足,不過對於官員來說,需要養一家老小,壓力就很大了。
家小、教育、社交、用度,處處都需要錢。
更何況對於一些有野心的官員,‘孝敬’錢也是少不了的。
不得不說,這也是朱元璋狠殺了幾批官員,卻始終屢禁不止的原因。
尤其是洪武八年,朱元璋改俸祿為發大明寶鈔,官員一度更是窮困潦倒。
這個窮困潦倒,不是形容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洪武八年,朱元璋規定寶鈔1貫摺合銅錢1000文,還禁止使用金銀。
對於偽造寶鈔者,抓到就是斬首。
朱元璋不懂經濟,沒有相應的質押物,阻止不了寶鈔的飛快貶值。
等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貫寶鈔只能摺合銅錢250文。
而洪武二十七年,1貫寶鈔摺合銅錢160文,更遑論50年後的正統十三年,1貫寶鈔摺合銅錢2文,徹底成為廢紙。
朱棣曾一度想啟用寶鈔付俸,被蘇謹及時叫停。
他清楚,若是這麼胡搞下去,大明的經濟就會一團混亂。
不得不說,如今大明最硬的‘硬通貨’,除了金銀銅錢外,就是蘇家錢莊的匯票。
在一些偏遠地方,最高的甚至需要1:1.5,才能換到方便易攜帶的蘇家匯票。
即便溢價這麼高,蘇家匯票也一票難求。
不為別的,首先就是質押有保障,防偽難破解,不怕被坑。
另一個原因,就是交通不便。
如今火車道的鋪建,剛剛提上日程不久,能夠形成區域網路的,只有澤州、上黨一帶。
即便是京城,目前也不過剛剛投入建設。
交通不便,涉及大宗交易的情況,就需要僱傭鏢局、護衛押送金銀。
而這些人的僱傭挑費,吃穿用度,都不是一筆小數字。
距離要是太遠,甚至比匯票的溢價還要高。
就這,還得擔心護衛會不會和賊人勾結,殺人越貨。
有了蘇家匯票,那就方便很多了。
甚至都不需要擔心被搶。
每張匯票都有密押、身份驗證的手段。
只要提前定好,除非本人持密押來取,即便你搶走匯票也取不出錢來。
朱棣一度想要用匯票代替俸祿,但想想也知道不可行。
畢竟,他和蘇謹的關係再好,也不可能把一國之經濟命脈壓到蘇謹手上。
面對武行泰的質問,朱棣臉色陰沉:“這便是你貪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