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聽著大臣們求饒之言,朱棣眉頭都未動一下。
他斜睨著這些往日的臣工,面無表情:“爾等以為,因爾等彈劾蘇謹方才獲罪?”
雖然嘴上不說,但他們眼中流露出的表情,出賣了他們的想法。
不是因為彈劾蘇謹,難道還能是因為別的?
朱棣冷笑:“念!”
黃儼上前一步,手舉案紙,扯著公鴨嗓子:
“吏部司物黃石中,貪墨司銀三千一百二十兩,勾結南陽府官,縱家奴於南陽內鄉橫徵暴斂,擄掠土地八百餘畝!”
“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張品源,勾結地方,結黨營私,墨今歲兗州賑災銀一千八百四十兩。”
“戶部福建道清吏司郎中武行泰,勾結地方,縱奴走私絲綢、瓷器,得銀八千二百兩。”
“刑部秋審處樊呈,收賄銀一千四百餘兩,私放死囚五人,分別是浙江錢塘吳識禮,蕭山陳聰...”
隨著黃儼一句句喝出罪名,被點到名字的官員默不作聲,瑟瑟發抖,不敢再出口喊冤。
朱棣一臉痛心:“朕於社稷壇前曾立下誓言,往日種種過往不究,只希望...”
他的心裡似乎很難受,語氣略帶哽咽:
“只希望諸位愛卿,與朕一心,治理好偌大一個天下。”
“天下諸事,非朕一己之力可為,更需諸等卿家協助,可是你們呢!”
似在申斥,又似喃喃自語:“可是靠你們,咱老朱家的大明,恐也只能步秦二世而亡的後路了。”
這話已說的相當嚴重,朱棣明知不可,卻又不吐不快。
從登基到今日,也不到一年時間。
如今的朱棣與那赫赫威名的永樂大帝,還差的有些遠。
現在的他,更像是燕王多一些。
所以這些話,才敢不管不顧的說出來。
聞聽此言,心懷愧疚者有之,不忿者有之,心生離意者亦有之。
唯獨沒人敢開口勸誡,或為這些人求情。
罪證當前,歷歷在目,罪官大部分不敢再說話,但也有人並不認為自己犯罪。
“陛下!”
戶部清吏司郎中武行泰昂然抬頭:“陛下言臣罪過,臣認!”
“但陛下可知,臣等年俸幾何?”
不待朱棣說話,他就自己給出答案:“月俸十六石!”
明朝前期和中期,米價一直很便宜。
《明史》記載,明朝永樂年間,京師百官的工資,是各自拿著工資單領大米。
米價便宜的時候,拿工資單領到七、八石大米,才能兌換一兩銀子。
明初銀價還算穩定,約在1000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