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是宏偉的,計劃是美好的,但現實往往並不讓人順心順意。
當夜密議過後,蘇謹出宮回到自己的府裡。
這次蘇謹歸京,為了以防有人趁機攻訐,他索性將慎海衛的陸、海所有護衛,全部帶了回來。
除了一部分人跟著蘇謹進城,其餘全部在城外營地駐紮。
雖然蘇謹在回來之前,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但沒想到對方卻這麼心急,動手就在頃刻。
第二天一早,彈劾蘇謹的奏疏,如烏潮歸群般,飛向皇宮。
這次,以都察院劉觀為首的文官,給蘇謹羅列的罪狀十分繁雜,用一句話說,那叫一個罄竹難書。
從奏疏裡翻來翻去,朱棣總算總結出幾條最嚴重,也是出現頻率最多的罪名。
一、私自離京,目無君上;
二、擅專越權,指揮永寧衛作戰;
三、勾結衡王,其心叵測;
四、目無主帥,囂張跋扈;
五、指揮失誤,致曹國公陷險,後視而不見,致曹國公殉國;
六、....
翻來翻去,朱棣眉頭微皺。
其他幾條都好說,私自離京,可以說是奉了自己的密旨行事。
李景隆戰死,說白了和蘇謹其實沒多大關係,等徐輝祖班師回朝後,也能為他辯解。
但蘇謹越級指揮朱允熞和永寧衛作戰,確實說不過去。
他當然不相信,蘇謹會勾結朱允熞那小子做什麼,更別提居心叵測一說。
但這件事,必須給朝臣一個交代,不然以後大家都以蘇謹為榜樣,那還得了?
想了想,朱棣嘴角噙著一絲謔笑,在奏疏上批下一行小字...
..................
“蘇謹被停職了?”
都察院的公房內,一群御史嘰嘰喳喳著,搞得公房像是菜市場。
但他們一個個那興奮的表情,似乎從這件事當中,隱隱中看到獲勝的希望。
“吵吵鬧鬧的像什麼樣子!都安靜一下,聽都臺訓示!”
孫健震朝著居中而坐的劉觀躬身行禮:“請都臺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