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崩三
羅玉龍此刻有一種走投無路的感覺。
徐州失陷之事,他已經知道了。前有攔截,後有追兵。幾乎有一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感覺。
羅玉龍的軍事才能不能說沒有,他能在前期將多爾袞逼得只能步步後退吃癟,就能看得出來。羅玉龍作為一方統帥是合格的,但是也僅僅是合格而已。所謂兵敗如山倒,處於他這個位置上,只有兩萬多殘兵敗將。
即便是韓信岳飛處於這個位置上,也只能先撤退,等站穩腳跟再圖後舉了。
羅玉龍自然沒有什麼反敗為勝的辦法。甚至連逃走的辦法也想不到了。
只是天無絕人之路,這個時候,羅玉龍終於找到一條生路,那就是運河了。
黃河並非什麼地方都結冰的,雖然小冰河時代冬季分外嚴寒,但是黃河運河段,卻僅僅有一層薄冰,並不影響行船。
只是運河之上的船隻雖然多,但是一時間想湊集能裝載兩三萬人馬的船隻卻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後面追兵逼近,羅玉龍不得不已放棄了一部分士卒,帶著本部親衛先行上船。
但是他一走,後面計程車卒就亂逃了。
撤退從來是高難度的軍事行動,即便是後世民國的軍隊,也常常撤退撤到崩潰,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羅玉龍站在船上,看著後面計程車卒為了爭奪船隻而殺成一團,再遠處,就有騎兵掀起的煙塵,一時間哽咽在心,所有精氣神都被抽空了。羅玉龍從小到大作戰,從來以勇猛聞名,但是今日一逃,再逃,將麾下士卒一次又一次的扔給了清軍。他心中矛盾之極,一來鄙視這樣的行為,二來,知道自己干係重大,不得不為之。他這樣做是為了大局著想。
“轟,轟,轟。”一陣炮聲響起,這炮聲並非來自後面,而是來自前面。
“報,清軍在前面攔截。”羅玉龍立即用千里鏡看過去,卻見在河岸之上,擺著幾十門大大小小的大炮。如果不是徐州一段,冰層比較厚行不得船,多鐸自然想順流而直下。沒有辦法之下,只能用這個辦法攔截。
只是以這個時代的火炮精度與威力,這樣向運河裡面轟擊,固然能擊沉擊傷一些船隻,卻攔截不住多少。羅玉龍只能不是倒黴被發現,應該能過去的。
羅玉龍心中甚至生出一種自棄之心,暗道:“死就死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清軍的火炮終究沒有打中羅玉龍的船。
多鐸見羅玉龍飄然南下,心中惱怒之極。與阿濟格等人匯合之後,一時間多鐸這個徵南大將軍麾下人馬,有二十多萬,比起張軒這個徵南大將軍不逞多讓。隨即兵分兩路,一路在運河上收攏船隻,另一路從運河兩岸南下,一路攻克兩岸城池。
而此刻,羅玉龍終於回到了淮安城之中。
張應元再次見了羅玉龍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征的時候,羅玉龍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讓張應元看出了當年羅汝才年輕時候的樣子。但是此刻羅玉龍的樣子,猶如行屍走肉一般。
張應元不由說道:“陛下,今日雖然大敗,但是事情還沒有到不可為的地步,陛下抖擻精神,為大夏江山社稷,與清軍再戰一場。”
羅玉龍努力振作,但是語氣之中,卻有一點心虛,說道:“張叔,而今該如何是好。”
張應元說道:“放棄江北諸城,防禦揚州。”
“而今陛下手中不過萬餘敗兵,而臣在淮安也不過兩三萬人馬,但江北諸城之中,多則萬餘,少則千餘還有不少人馬,聚沙成塔,聚少成多,能收攏數萬人馬,再配合揚州堅城。只要穩守揚州,有長江水道,調集各路兵馬來援,特別是鄭國公的徵南軍。只要守好長江一線,修養生息,請陛下臥薪嚐膽,十年之後以圖再舉不遲。”
“好。”羅玉龍此刻根本沒有主意了,也不管張應元的辦法行還是不行,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說道:“張叔只要能為朕挽回危局,朕不惜封王之賞。”
“陛下放心。”張應元說道:“老臣定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