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槍沒有出來之前,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其實還有一些道理的。
夏軍為了防範炮擊,大軍衝得很鬆,當然了,
比不上後是拉開的戰線,要好幾米才有一個,但是一兩步之內,只有一個名士卒。
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看下級軍官的掌控能力了。
不過如此一來,曹宗瑜更擔心的,並非清軍的火器了,而是清軍的騎兵。
這樣鬆散的隊形,用來對付清軍騎兵,簡直是找死一般的陣容。
但是有時候總是要第一次。
“殺。”清軍大營寨門大開,萬餘騎兵殺了過來。帶著滾滾狼煙向夏軍步卒殺了過去。
曹宗瑜對此並非沒有預料。但是他仍舊緊張。當然了,他表現的卻是毫不在意,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他心中暗道:“劉文秀,我倒看看,你是不是貨真價實。”
他知道衝在第一波的將士面對的將是一場苦戰。
所以這三個營,都是優中選優的,最最重要的是領兵將領,更是優中選優。
劉文秀是什麼樣的人,很多人都不記得了。
但是曹宗瑜能夠忘記嗎?
當年張獻忠縱橫天下,靠得就是他的四個義子。
劉文秀讓他獨擋一面,獨領大軍,到底行不行。曹宗瑜並不知道,但是讓攻堅克難,是決計可以的。
只是看他賣不賣命了。
至於劉文秀賣不賣命?這還用說?
如果說李定國剛剛將劉文秀調入內地的時候,他們還是有怨言的,只不過形式比人強而已。但是他當任一省總兵的時候,本以為是一個虛銜。但是他完整了參與進入樞密院在地方的體系建設之後,就對張軒頂頭膜拜。佩服的不能再佩服了。
劉文秀自己負責的那江西省,他估計,一省能徵召出幾十萬大軍。當然瞭如果真徵召這麼多,非將下面弄得造反不可。
但是一省出十萬士卒,卻並非難事。
不說訓練,單單是這個徵兵系統,讓夏軍有源源不斷的軍隊,單單憑藉這一點,就能壓過清軍了。
劉文秀畢竟是張獻忠精心培養出來的,絕非僅僅是一個莽夫而已。
既然認定了大夏必然一統天下,自然要趁著開國的時候,建功立業。
此刻在戰場之上,劉文秀見清軍騎兵衝過來。根本不在乎,向後面一示意,向左右傳令道:“向我靠攏。”
清軍騎兵看見了劉文秀的大旗,頓時向劉文秀殺了過去。
在劉文秀之前計程車卒根本抵擋不住。在不結陣的情況之下,步卒是很難抵擋騎兵的。
“轟轟。”的炮聲響起。
作為精英的炮手,根本不用得到命令,見清軍騎兵衝出那一刻,就知道該怎麼做。數門小炮立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