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白旺死極哀榮。
這種哀榮,白旺自己活著的時候,估計也沒有想到。張軒這種種狀態很有力的安撫了軍心,整合了襄陽城中各路人馬。但也僅限於城中情況而已。他迫不及待的召集各級將領商議對策。
峴山失守,清軍真在抓緊運輸大炮,幾乎就將炮口頂在襄陽城的腦門之上。這個危機不解除的話。
說襄陽城就此守不住了,有些過分,畢竟這個時代火炮威力還是相當有限的。建立足夠的防炮洞,應該能堅持下來。但是陷入苦戰卻是一定的。
只是張軒還沒有與眾將說到正題之上。另一個訊息就傳到了張軒的手中。
“什麼?”張軒說道:“棗陽方面有動靜?”
“是。”鄭廉說道:“剛剛曹將軍來報,阿濟格已經放棄棗陽,向西而來。”
張軒心中一頓暗道:“屋漏偏逢連夜雨。”
阿濟格所部與多鐸所部兩部合流,對張軒來說決計不是什麼好訊息。他隨即問道:“曹宗瑜在做什麼?”
鄭廉說道:“曹將軍已經尾隨阿濟格所部過來了。他估計在三日左右,阿濟格所部就能到漢水對岸紮營。”
張軒知道,清軍騎兵實力佔優,曹宗瑜所能做的,也僅僅是跟著過來而已。
這樣一來,以襄陽城為中心的數十里之內,兵力空前密集,甚至到了過剩的地步。
不要說,看歷史書上動則百萬之眾,但是百萬之眾根本無法安置在一個戰場之上,打仗從來不是越多越好,淝水之戰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縱然阿濟格大軍來到襄陽,一時間襄陽城下也沒有阿濟格下腳的地方了。
張軒一時間不明白阿濟格所想的事情。他目光掠過地圖心中一動,暗道:“或許阿濟格想再開啟一個戰場。比如宜城?”
如果張軒所部被多鐸牢牢牽制住了,雖然張軒已經保持著漢水西岸的控制權,但是漢水東岸卻是一空檔。
不能說空檔,而是襄陽不下的話,繼續南下,很容易被切斷退路。一般情況之下,大軍不會繞城而過,但是現在宜城之中有羅汝才。阿濟格或許想圍魏救趙,進攻宜城,調動襄陽城的夏軍。
隨即張軒將這些想法放在一邊了。
並不是張軒對這個不擔心了。
而是張軒信得過曹宗瑜。他相信曹宗瑜一定挫敗阿濟格的計劃,無非是雙方換一個地方繼續對峙而已。
只是如此一來,襄陽城分成為漢水西側,襄陽城之戰,漢水東側的戰場,漢水還在周輔臣的控制之下,這樣來夏軍數十萬大軍就能連成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重兵集團。
而清軍被漢水分為兩半。
如此一來對清軍沒有太多利益,反而對夏軍有利。
張軒一時間搞不清楚,這阿濟格到底想搞什麼鬼。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按下不表,僅僅與楊承祖通了個氣,其他人都不知道。恐怕動搖軍心士氣,隨即將注意力放在峴山之上。
一張地圖之上,漢水在襄陽城之東,拐一個九十多度的灣,好像襄陽城以及襄陽城東側,就好像是一個半島一樣,與陸地交接的地方,還被一座不小的山脈截斷,這山就是峴山。
而峴山最北端,也就是與襄陽山最接近的地方,也就是通俗所的峴山,具體應該叫做,峴首峰。就是這一座上面掛滿了名勝古蹟的文化之山,決定襄陽城的成敗。
張軒的手重重按在地面之上,說道:“奪回峴山,各位可有教我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峴山之事,幾乎是橫隔在所有人面前,但凡在軍事之上有所見地的,都知道這一戰的困難,清軍費了多大的功夫打下峴山,夏軍想要奪回來的話,就要花費更多,甚至數倍於清軍的代價。
“要我說。”羅岱說道:“就一個打字。我就不信了,十萬人馬,還推平不了一座峴山。不過是決心而已。”
張軒知道羅岱的話,說與沒有說沒有區別,但是現在這個局面,想耍什麼花招,幾乎沒有可能,剩下的也只有這個笨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