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峴山公
清軍一騎在陣前一轉,大聲喊道:“大清豫親王有令:孤深慕白將軍大義,張將軍既然想討回白將軍的屍首,何須如此,只需說一聲便是了。孤定然大禮送還。”
隨即清軍居然撤退了。
張軒見狀與楊繩祖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之中讀出一個訊息。
這多鐸好生狡猾。
不得不說,多鐸猜中了張軒幾分心思。
張軒就是想與多鐸來一場城下決戰。
如果多鐸真如張軒所想,這一戰固然不能大勝,張軒卻有把握,決計不會大敗。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多鐸一眼看穿,一點也沒有打的意思,任你怎麼辦,我只是執行之前的計劃,等火炮到位,直接轟城。
張軒見這個套子套不中多鐸,也沒有多生氣。概因打仗與打獵其實有相同之處,下了的套子落空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張軒立即轉到另一件事情之上,督促各部徐徐退入城中。
縱然清軍撤退,張軒也不敢怠慢。
畢竟回馬槍這事情,不僅僅是張軒會用。他這個放鬆警惕,說不定多鐸就敢給他來一個天外飛仙。
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張軒來道西門之處,只見一口棺材已經放在這裡了。
這口棺材似乎是當初襄王家準備的棺材,上好的陰沉木,死沉死沉的。上面雕龍畫鳳,非常精緻,從某種意義之上也算是逾制了。但是此刻張軒根本不在乎,他來到棺材之前,看著白旺的屍體。
白旺屍體僵直,有一股若有若無的味道。
還不是臭味。
但是時間長了,估計就要轉化為臭味了。
張軒下令蓋上棺材板,隨即自己扛住一端說道:“白將軍,我接你入城。”
張軒這樣做,楊承祖立即明白該怎麼做,他槓住棺材另一角,隨時棺材下面的幾個位置,被各級將領全部佔據了。
就這樣他們與張軒一起將白旺抬入襄陽城之中。
李過見狀,忽然有些黯然,暗道:“劉叔現在的屍首,都沒有找全。我實在對不起劉叔,只要能為闖營的兄弟們報仇雪恨,即便給羅叔當臣子,也能接受。”
“報仇。一定要報仇。”
李過算是闖營殘部之中,對大夏最為反感的一員。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李過是李自成的繼承人,甚至一度改名為李錦。闖營對他來說,與別人不同,可以說是李家的家業,而今闖營被大夏吞併,他心中自然不能釋懷。
但是張軒這般作為,讓很多闖營將領心中疙瘩解開了不少。
張軒將白旺停屍在襄王宮之中,也就是當初李自成登基的宮殿。隨即他又宣讀了一封聖旨,說道:“襄陽總兵白旺,忠肝義膽,於武興元年戰死峴山之上,嗚呼,天心何忍,傷朕大將。”
“孤魂精忠,英靈不遠,追贈白公為峴山公,冊封為峴山山神,命地方官,四時祭祀不絕。”
如果有人看張軒手中這一封聖旨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在,何封聖旨根本連筆墨都是剛剛乾的,是羅汝才給張軒的空白聖旨,有需要了讓張軒填上內容而已。
聖旨有不同的規格。
縱然大夏是新立的,該有的規矩還是有的,張軒手中這樣的空白聖旨,也不過數封而已。
當然了,並不是張軒寫什麼都可以生效的,這不過是一個先斬後奏的權宜之計,如果張軒寫的太離譜,說不得就要追究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