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的,還要掐訣。
北斗星訣,是以大拇指與小指相接,其餘三指在走星陣的時候是伸直狀態。坐星陣的時候是放鬆彎曲的狀態。
南星星訣是用大拇指與中指相接,接著其餘三指同北斗星訣的用法完全一樣。
走星陣之前,要與天上的星斗有一個感應。
感應上了,接上那股勁了,再透過走星陣的方式,把那股力化掉,合上身。
這樣一樣,我感受到的,是南北兩鬥星當下時間的力量,它不是光中攜帶的力量,那個太慢了。
這種方法有點像量子物理中的量子糾纏。
總之,科學是說不太明白,但我用了之後,我知道,我合上這南北兩斗的力量了。
這個過程我用了九天。九天後,茅道長又教我一念一符。
所謂一念一符,簡單講好像是程式設計一樣。
比如,我要推倒一個木樁,那麼我要程式設計的話,我首先要設定一些變數,還有目標物件什麼的。然後還要有一個觸發的事件,事件引發了什麼東西。
放到所謂一念一符上,就是當目標出現,要把目標的基本屬性感應出來。
就是說,這東西是陰性,還是陽性,五行歸於哪一類。
在學到這兒的時候,茅道長又講了事間物件的劃分。事間的事物分為五行之事物,五行因緣事物。五行指的是單純物性的存在。而除了單純物性存在的東西外,還有一種因緣之物。
因緣之物,就是人透過一系列的方法,按照自身意願,加工合成的物品。
舉個例子,塑膠,它就是屬於一個因緣之物。
它非自然而生,而是人工合成生出來的,它上面依附的全都是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因緣。
所以,這類東西,按道門術數來講,不能把它歸於先天五行之內,而是納入後天五行因緣之中。
也有人說,這東西不在五行之列,其實不是這樣,塑膠,只是五行基本物質,透過化學方式演變得來的一種物品。它的基礎還是五行,只不過,它上面附加了許多的因緣事件。
綜合下來,比如我要用一念一符的力量去劈開一塊現實世界中的木頭。
那麼,第一步,將木頭納入心神,知曉它的全部肌理,細微。第二步,確立五行,第三步調動地元五行中的金中一行。第四步,讓五行金與北斗中的殺伐之力相合。第五步,劈下去。
這只是一個白話的大概,實際操作起來,還有很多稱之為細節的東西。
而隨著這種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漸漸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每個人,每個物品,它們都是一些資料。我需要做的,就是分析資料的結構,然後將其或改變,或終結。
數學!
對,偉大的數學!
雖然枯燥的讓人頭痛,但數學實際上卻是能說明世間一切終極道理的最有效手段。
從印尼的外海到紐西蘭,正常走的話,也就是一個多星期的航程,但為了躲避一場突出奇來的風暴,我們在中途耽擱了五天,繞了一個大彎兒後這才又拐進正常航線。
所以,到達紐西蘭外海的那天已經是十二天後了。
這天,船長通知我們,再有幾個小時,就能登上陸地了。
然後,我們一行數人,站在甲板,眺望遠處天際,彼此誰都沒有說話。
就這麼,安靜了幾分鐘後。
茅道長對我說:"昨晚我觀了一下星象,星象稍有改變,這南極一行,怕是要你一個人自已獨自走了。"
我說:"一個人,就一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