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病人繼續吃吳又可的藥,到了第三天,一些輕症病人已經不再發病了。
大家都高興壞了。
不斷讚歎這京城的太醫水平就是高!
只有吳又可自己心裡知道,恐怕是皇上賜的藥起了大作用。因為開的方子不可能見效這麼快,而且好多病人壓根都沒吃。
大家強忍著悲痛把孫娃下了葬,看著老孫一家悲痛的樣子,劉能復仇的願望更強烈了。
到了第五天,已經沒有人再發病了。
考慮到瘧疾的潛伏期較長,吳又可又把青蒿素膠囊拿了出來,給每人分了三粒。
有病治病,沒病預防。
接著他又給大家講述了瘧疾傳播的原理。
“任何疫病,都有源頭,也就是傳染源。有的透過空氣,有的透過飲水,有的透過血液。咱們村裡人得的這種病叫做瘧疾,是透過蚊蟲的叮咬進行傳播的。通俗一點講,一個蚊子身上帶的有病原體,那麼他在咬人的時候會把疾病傳染給這個人。所以,我們想要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防蚊。
我們常說的瘴氣,實際上是多種疾病的統稱。我們應該從飲水衛生、糞便管理、除害等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喝水這個大家都知道,水裡面有許多看不見的小蟲子,我們直接喝下去就會生病。所以以後飲水一定要煮沸了之後再喝。
糞便管理,有兩個好處,一是減少傳染病以及寄生蟲傳染機會。二來也可以當做肥料,提高糧食產量。我們要做到的,首先一點就是不要隨地大小便。家家戶戶建廁所,定期清理。
接著就是除害,滅蚊蠅。
只要蚊蟲少了,自然疫病就很難傳播了。”
吳又可站在人群中央,講述著疾病預防的各種辦法和措施,大家聽的都很認真。神醫在教保命的方法,誰不願意學呢?
鄭芝豹派來的兩個朗中更是聽的聚精會神,吳又可的一些觀點引起了他們的沉思。
聞所未聞,但卻又很有道理的樣子。
明明都是大夫,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接下來吳又可帶著大家開展了轟轟烈烈地滅蚊行動。
給大家治完病後,吳又可沒有走,而是在村子裡住了下來。
他的到來,對於這些村民來講,無異於大海里的燈塔,黑夜中的明燈。既照亮了前路,又指明瞭方向。
而最讓大家感動的是,他每天挨家挨戶地走訪,傳授預防疾病的知識。現在整個村子上到六七十的老人,小到六七歲的兒童,多少都知道一些防病的知識。
吳又可在村子裡住了半個月,就準備離開了。
他打算到臺灣各個地方走一走,把這套切實有效的疾病預防辦法在島上傳播開來。讓在島上居住的漢人都能掌握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降低登島人的死亡率。
這天清晨,吳又可找到了劉能。
“劉隊長,我準備到島上其他地方去看看。就此別過了!”
“吳先生,怎麼不多呆些日子?還有好些鄉親想請你吃飯沒排上隊呢!”
這些日子吳又可經常被村裡的百姓強拉硬拽著去做客,拿出家中最好的東西去招待他。
“不了,行醫,行醫。老在一個地方待著怎麼能行!”吳又可搖了搖頭,拒絕了劉能的挽留,在沒驚動村民的情況下悄悄地走了。
揹著藥箱,帶著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