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妙魚心知肚明,對於施慶松早就不抱希望,因此陽遠伯府的下人來了一趟有一趟,施妙魚的態度始終都沒有變化,冷冰冰的,也不曾回信。
只是那些人倒是鍥而不捨,施妙魚煩了,便讓人帶回一句話去:“告訴你們老爺,我還是那句話,情分已經很單薄了,就別作妖了。”
不然再這麼霍霍下去,當她真不敢不管他們是麼?
那下人被施妙魚的話嚇到,再次在這兒碰壁,回去之後一五一十說了。
施慶松聽了下人傳的話,越發覺得有些生氣了起來。
他原本氣得只是施妙柔,可現在又覺得施妙魚不講情分。
畢竟再怎麼說,他也是她的父親!
更何況,那林嫣然不守婦道再嫁了人,她都能忍,為何自己這個父親她就忍不得了?
難不成,是林嫣然在她的耳邊吹了什麼風?
施慶松是知道林嫣然對於施妙魚的重要性的,所以對於這個可能性,他倒是深以為然。
他有心去找林嫣然的麻煩,可一想到那個神情嗜血殺人如麻的嶽崢,又有些膽怯了。
再者他一向自詡與智者,不能做糊塗的事情。若是真的找了林嫣然的麻煩,施妙魚只會更加的厭惡自己。
現在還是先哄好施妙魚再說吧,畢竟陽遠伯府還得靠著她呢。
施慶松想通這些事情,再看下人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去,將施妙柔那個逆女給我趕出去!”
既然施妙魚那麼討厭施妙柔,再加上施妙柔也的確做得事情不厚道,那他就將人趕出去算了。
反正陽遠伯府多養一個人還得多花好多的開銷。
原本他不覺得養著施妙柔如何,可是現在養著她卻損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且又是因為施妙柔自己作的,施慶松便覺得這個女兒不能養了。
權衡利弊之事上面,施慶松一向明智。
只可惜,他倒是明智了,卻有人不明智的。
得知施慶松要趕自己走,施妙柔第一反應便是去找王氏。
她一向會討好賣乖,又知道王氏的弱點,所以去見王氏之後,直接便跪在了她的面前,哭道:“祖母,求求您救救孫女兒吧,爹爹要將我趕出去。孫女兒已經無處可去了,若是爹爹跟您不要我,孫女兒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她哭的格外悽慘,王氏現在身邊又只有她一個小輩兒,立刻就心軟了。
雖說王氏現在不能說話了,可還是能發音的。
見到施慶松怒氣衝衝而來,直接便咿咿呀呀的表達著自己的態度。
別看老太太現在行動不便說話還流哈喇子,可是那厲害的脾氣卻是絲毫沒有收斂,反而更加重了幾分。
眼見得王氏這樣,施慶松心中對母親現在的形象有些厭惡,又覺得她可憐。
而施妙柔則是趁機跪了下來,對著施慶松不住地磕頭道:“爹爹,女兒真的知道錯了,女兒不求您能夠原諒我,只求您能夠讓女兒在您身邊伺候著。哪怕是為奴為婢,也好過讓女兒跟爹爹還有祖母骨肉分離呀!”
她哭的不能自已,施慶松也有些動容。
至於一旁的王氏,嘴裡嗚嗚咽咽的不停,說到激動的時候,更是手舞足蹈,生怕施慶松將人趕出去。
見王氏這樣,施慶松生怕她一個激動對身體不好,再看到施妙柔哭的悽慘,他便覺得心軟了。
最終,在王氏的一力護著和施妙柔求情的雙重作用之下,施慶松只得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