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數次上書諫言,天子都沒有采納,說明我已經失去了天子的信任,我這個司徒也是沒有必要再做下去了。”橋玄嘆息著說:“我意已決,休要再勸。”翌日早朝,等百官奏請完畢,橋玄便站出來遞上了自己的請辭奏疏。
“陛下,這段時間天災不斷,老臣十分惶恐,有失職責,近日又深感身體不適,再加上年紀已大,思鄉心切,還請陛下恩准臣回鄉養老!”
“司徒大人,萬萬不可啊~”
“是啊,司徒大人,你身體健朗,僅有六十,豈能現在就回鄉養老。”
“司徒大人,您可是朝廷的中流砥柱,陛下的肱骨之臣。”聽到橋玄要回鄉養老,頓時百官們紛紛出言挽留,特別是那些士族官員,一個接一個站出來開口。
橋玄可以算是他們這些官員在朝中的代表了,也算是士族官員最後的大靠山和支柱了。
這橋玄要是歸鄉養老的話,那他們就更加沒有什麼話語權了,到時候這朝堂上就全是以宦官利益為代表的官員了,天知道到時候這大漢的天下會讓他們給玩成什麼樣。
天子劉宏接過橋玄的請辭奏疏,快速的掃了一眼。奏疏說自己什麼身體欠佳,又思鄉心切,無法再為天子效力,希望能夠回家頤養天年,最後還感謝天子多年來的信任和重用,感謝天子對自己的恩情之類的一大堆。
這都是辭官的老套路了。有些是身體真的不行了,必須要辭官了,但大部分都是已經年事已高,身體欠佳為藉口來辭官的。
“愛卿,如果感到身體不舒服的話,朕會讓太醫院的太醫上門給你看看,另外最近天降異象,朕已經罷免了前司空來豔,算是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了。若是朕再罷免你這位司徒,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朕?”天子劉宏看了一眼橋玄,皺著眉頭說道:“這辭官一事就免了吧。”劉宏對於橋玄的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自從自己登基一來,橋玄被徵入為河南尹,後又轉少府卿,任大鴻臚卿,在職期間無所過錯,之後又遷司空,轉司徒。
升職之快,無人能及,但百官公卿們也都對橋玄堅毅果斷、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致稱讚。
而天子劉宏也是一個很念舊情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寬厚仁慈之人。儘管他對橋玄時常上書嚴懲宦官表示不滿,但對方真的要辭官的時候,天子劉宏還是有些捨不得,多年的君臣之情,也不是說割捨就能夠割捨的。
所以天子劉宏也是挽留起來,他其實也不想看的朝堂上一家勢力獨大。
身為帝王,他當然知曉平衡之道。外戚、士族、宦官三股勢力平衡,才能維持朝局的穩定。
當然了,天子挽留辭官的人,這也是常規操作了。就好比是古代開國皇帝登基的時候一般,都要下面的臣子一請、二請再三請,皇帝雖然心裡面巴不得早點登基上去,但是也要一拒絕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二拒絕表示自己恐難當大任,三就半推半就地勉為其難當了皇帝。
這古代臣子要辭官回鄉養老,當皇帝的除非是對這個臣子極其的不滿和厭惡,否則類似的程式也還是要走一遍的。
第一次請辭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對方說身體不好,還要派御醫去看,順帶著賞賜一些滋補的藥材給臣子。
第二次請辭也肯定是不會同意,還要賞賜一些金銀、錦緞之類的東西以表示天子薄待了大臣,希望對方可以繼續留下來給自己效力。
第三次請辭的話,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如果是身體真的不行了,又或者是皇帝確實是不想再留對方了,又或者是對方確實是想要歸鄉養老了。
那麼天子就會給對方很多賞賜,然後再加一些頭銜,如果有兒子在朝中做官的話,還會給你的兒子稍微提拔一下,讓你可以風風光光地回家養老。
因此橋玄這第一次申請辭官,天子劉宏自然是要挽留的。不管如何,對方的面子一定是要給足的,即便是要回家養老,那也是要讓對方風風光光的回家養老。
“陛下,臣去意已決,實在是年事已高,身體不堪重任,還請陛下恩准。”見天子劉宏挽留自己,橋玄也是感動的泛起了淚花。
說實話,天子劉宏除了極為寵信宦官,其他方面也是有著優秀的一面。
他能心念百姓,幾次三番下詔令,大赦天下,賞賜孤寡老幼以及天災導致的無家可歸者。
同時他也對百官的意見給予尊重,雖然大多數時候,因聽信讒言,不採納,但也不會處置上書言事的人。
現在天子對自己又是關心,又是賞賜的,這讓橋玄也是很感動。但天子挽留一二,那也是常規操作了,橋玄去意已決,自然是還會不斷的請辭的。
“不允~”天子劉宏丟下一句話就直接退朝了。接下來的幾天,橋玄接連不斷的上書請辭,天子劉宏也是挽留再三,一連挽留了三次之後,見橋玄去意已決,也是最終不得不同意橋玄回鄉養老。
“行吧,愛卿就先回去療養一段時間。等你身體好些,朕再召你入朝。”劉宏沒有把話說死,他還是希望橋玄可以繼續為朝廷效力。
當然,他對橋玄也是極為優待。首先就是賞賜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珍珠翡翠、錦緞布匹之類的東西給橋玄,這是保證他能夠有足夠的錢物好好養。
他是知道,橋玄在職期間,並沒有以權謀私,子弟族人都沒有在朝廷中擔任很高職位的。
同時天子劉宏也聽說橋玄為官清廉,從不魚肉百姓,因此家中也並無多少餘財。
之後,劉宏還將橋玄的兩個兒子橋信、橋益提拔到尚書閣去當值,以表示自己的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