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圃,一座飛懸在天上的花園。
據說這是古時代住在落後地方的王朝人,從底下攀登到瓊丘群陸的頂上,第一眼看到懸圃時所給出的稱呼。在若干年後,這個名字成了真名。而過去的名字留在記錄歷史的小冊子裡,只活躍於文學的引用中。
蛇傳遞的畫面裡只有偶然的片影,旅人第一次親身地抵達山頂,見到這燦爛霓虹的光景,照亮了全部的天空。
類龍撲起兩陣風、飛走了。軍人掀開地蓋,引著旅人走進這片陸地的地下基地。這片陸地還不是懸圃,只是在懸圃的周圍。它的邊緣連著幾根索道,遙遙地好像連到了懸圃所屬的十幾塊陸地之中的一兩塊。
環形的地底隧道,連著兩排石頭裡挖出的房間。照亮黑暗的不是發光的石頭,是像是玻璃的、又像是水晶的管子在發著冷冷的白光。
這裡的人不多。
他把顧川帶進一房間,倒了兩杯水。他坐在石頭椅子上問:
“叫什麼名字?”
年輕人站著答:
“顧川。”
在徹底的異國他鄉,名字已沒有意義。守衛在一張紙上記下了兩個讀出來是gù chuān的瓊丘語言的字。
“從哪裡來的?”
“幽冥。”
“雲牆後頭?”
“是。”
守衛有些詫異。
從雲牆後頭來的探索客很少。準確地說,他只聽過,自己兢兢業業到現在沒實際見過。
“遇到過其他瓊丘人,經過其他地區,有審過嗎?”
顧川好一會兒才想明白意思,出示了那張布紫邊境的年輕軍人給他的證件。守衛看了一眼,就起身從櫃子裡拿出個紙袋子,將其塞進去了。
“好,你來瓊丘要做什麼?”
“打聽繼續往前的路,看看能不能換一些這裡的特產,然後繼續向前走。”
兩個理由都很尋常。
“你要在這裡呆多久?”
“不知道……我能呆多久?……”
守衛放下筆,說:
“這……呵,取決於你的作為。你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大概還不太清楚瓊丘的狀況。別擔心,我們是仁善的,我們也都是友好的,很歡迎外來的人,住多久都願意,他能成為‘公民’,只要他遵從瓊丘的法律,友好地在懸圃生活。”
這裡有專門對外來客的處理流程,守衛花了很多的篇幅向旅行客解釋了其中的關鍵。
譬如,他會被先送到一座島上,官方的名字是第二十三島。第二十三島是懸圃專門的外務島,地域不大,不過會給外鄉人的生活提供有限的幫助,幫助他們在懸圃生活。
做完入境調查後,守衛拿起紙袋,引著外來客在環形通道走去。
“你一直給外鄉人做調查嗎?”
顧川問他。
其實他想說專門給,不過他不會講專門,就說成了一直。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