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食鹽可以增加面的韌性,今天和麵倒是很順利,沒有翻車。
還記得在老家和過一次面,把灶臺上搞得一塌糊塗。
到現在顧辰也忘不了灶臺上滿是麵糊的模樣。
而這一次卻不同,水也沒有加很多,揣面的力道也還可以。
最重要的是和出來的麵糰簡直完美,光滑不粘手的同時還筋道十足。
和麵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醒面,他把溼布蓋上,這段時間也只能等待了。
這時他突然想到還沒有燒水呢!不過還好,這個時候開始燒也不晚。
等到這邊的工作全都忙完之後,顧辰直接去了食材區。
這次食材區的品類也更豐富了,食材的質量還比之前有了些許提高。
不過自己該弄個什麼湯底呢?
要知道手擀麵的湯底也是很重要的,面本身是沒有味道的,而味道的富於全靠食材和調味。
所以在食材的選擇上也應該慎重一些,選好的並沒有用,要選合適的。
其實用海味堆砌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用乾貝鮑魚勾畫出大海的味道。
不過這樣真的行得通嗎?那個評委哪個不是嚐遍了鮑魚龍蝦,對於這個方案過程顧辰直接就否定了。
自己也可以選擇野味,不過處理就要好些時間了吧!時間可能會不夠。
那也只能使用山珍了,雖然樸素,但卻伴隨著濃烈的鮮味。在平淡中能勾勒出山上的一草一木。
決定好了主題,那就好辦了,在象徵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也就是蘑菇了。
千萬不要小瞧蘑菇,在中國甚至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喝菌湯。”這一說。
而且蘑菇在純素宴中的出現率很高的,而且還能做仿肉料理,據說厲害的廚師甚至能用蘑菇做出肉的味道。
顧辰也在考慮要不要用蘑菇,做一道金剛火方。
還是太費時間了,直接放棄了這個提案。
接下來就是選材,選材也需要花費點功夫,顧辰在選材區裡逛了幾圈,蘑菇還是挺多的。
就連紅閃閃白杆杆的見手青都有,而且品質也相當的不錯,自己說不定可以用一下。
不過要是處理不好的話,五個評委就可以直接躺闆闆了。
不過自己是來這尋求刺激的,那麼也就只能貫徹到底了。
到底用不用見手青?那肯定是用的。
接下來顧辰還選了其他的幾種菌類,比如說營養價值比較高的牛肚菌,還有雞油菌。
選好了他就準備走了,不過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了冬蟲夏草,也順便拿了幾根。
選好了食材,面也醒的差不多了,自己回去只要進行切分就行了。
在過道的時候,其餘的三個人都在忙碌著。
太宰聖正在做的應該是豚骨拉麵,在經過他旁邊的時候,聞到了很濃烈的豬骨湯味。
吉野悠姬用的是雞湯,遠遠的都能看見她鍋裡放著一隻雞。
這也讓顧辰想起了抗戰時候的故事,據說有一位雙料特工就因為雞湯而暴露了身份。
芥川龍介做的是蕎麥麵,看上去還很高階的樣子。
不過由於自己的知識面相當的侷限,也看不出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