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利索撩開衣袍下跪奉茶,“學生徐元字圖之,請老師喝茶。”
賀芳年眉開眼笑忙接過茶,道:“起來罷,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討杯師傅茶喝上一喝,哈哈哈!”
……
阮妙菱不在,西府照舊是前前後後秩序井然。
從京城加急送來的錦盒下午時分送到了西府,古仁接到後徑直去了書房等候,半個時辰後阮妙菱回府。
兔月急忙稟報:“小姐,古將軍在書房等候多時。”
“這就去,你和問兒將箱子裡的繡球整理好放入庫房。”阮妙菱吩咐完便往書房去。
古仁聽見外邊丫鬟喚三小姐,忙站起身。
“小姐,今年的策論題已出,還是按老規矩?”
京城的會通書坊本是寶貞公主名下一個不太起眼的產業,如今能得莘莘學子思之如狂,年年心甘情願擲之千金,全因寶貞公主的一時興起。
老規矩是將新出的策論題交給寶貞公主閱覽,押下必考的一題,再加急送回京城高價出售。
不過從第三回起事情有了變化,古仁至今都記得當時寶貞公主拉著三小姐的手,讓她押題時的情景。
才十歲小姑娘信手一指,而後只顧著跟娘撒嬌。就是這一指,當年大比會通書坊再一次榮登京城書坊榜首位。
阮妙菱掃了眼桌上有一指厚的策論題,把在街上買的陳皮遞給古仁。“治咳嗽的,仁叔嗓子不適時讓丫鬟煮一劑嚐嚐。”
不等他推辭,阮妙菱已經笑著拿起牆壁上的紙鳶飄然而去。
古仁看一眼可憐的書冊,小姐愛玩兒,只好再等等了。
西府外圍的後大街十分寬敞,幾個娃娃正扯這一個麵糊糊粘成的紙風箏吵得不可開交。
“它不吃風,飛不起來!”
“騙人,我爹親手做的……”
“你爹懂做風箏,肯定不用麵糊糊來黏竹片……”
阮妙菱剛跨出門,幾個孩子立刻縮成一條直線,眼神卻直勾勾望著她手中的風箏。
她莞爾一笑,“這個吃風,拿去玩兒。”
“三小姐的東西都很值錢吧,而且那麼好看……”
“弄壞了怎麼辦?”
阮妙菱道:“白送,壞了不用賠。”
幾個孩子嗚啦啦歡呼,很快朗朗晴空飛起一隻湖綠繪牡丹的燕子,墨勾勒的圓溜溜的眼睛映襯著泛白的肚皮,吸引了不少隔條街的路人駐足觀看。
阮妙菱仰頭緊緊盯著風箏,對著街上奔跑的小孩兒們喊:“高些,再高些——”
拉風箏線的孩子一臉苦相。
“不能再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