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兵馬經過皇城血戰,到現在都沒有好好休息。
看著董卓身後的三千西涼虎賁,袁紹心中著實沒有把握。
喜歡謀而後動袁紹,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在自己完全沒有把握的時候,和董卓發生火拼。
當下袁紹和董卓一起,護送著劉辯劉協返回洛陽。
但是袁紹另外派出了一個心腹,快馬返回洛陽。
雙方人匯合在一起,隊伍的人數超過了五千,沿著官道緩緩的往前走。
“將軍,袁紹那廝肯定不會讓我們輕易進城。”李儒跟在董卓身邊低聲說道。
董卓回頭撇了一眼袁紹,道:“現在是我說了算,不是他。”
城門在望,董卓說什麼也要進城。劉辯劉協現在在他手中,不讓他進城,就是在阻止皇帝回家。
城門口,百官已經守候多時。
“陛下萬歲。”
看到牛車上的劉辯,百官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太后懿旨,前將軍董卓護送陛下有功,在城外安營等候封賞。”一個白白嫩嫩的小黃門拿著一份詔書站在城門前,皇宮內的宦官幾乎已經被屠殺乾淨,也不知道這個小黃門是從哪裡來的。
董卓聽到了,但是他什麼都沒說,一個眼神示意下,李儒牛輔上前,直接將小黃門撞開。
小黃門雙腳一軟,手中的詔書也丟在地上,面對李儒和牛輔在前面開路,根本不敢出聲阻攔。
董卓就跟在劉辯所乘坐的牛車邊上,大搖大擺的走進了洛陽城門。
但是進城並不代表董卓就贏了。
整個洛陽城,除了董旻,沒有人會歡迎董卓的到來,董卓四面都是對他心懷不軌的敵人。
無法阻止董卓進城,袁紹也是馬上將城外的丁原鮑信招入到城內,對董卓形成牽制。
趙徽四人也回到洛陽,期間趙徽也在尋找能夠刺殺袁紹的機會。
但是袁紹非常小心,從來不落單,在外面的時候,身邊總是有數百重甲護衛緊緊跟隨。
而且如袁紹曹操這類士族子弟,他們自身除了學文之外,身體的鍛鍊也是從未落下。每個人都有仗劍行走天下的實力。
而袁紹,更是從未對自己放鬆過,雖然他的實戰很少,但是他的武力值絕對不會太低。
趙徽就算是躲在隱蔽處,利用弓箭來射殺,也很難成功。
另外趙徽心中也有一點擔心,如果袁紹在這個時候死掉,那麼還會有後面的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嗎?
沒有這個,天下還會進入群雄逐鹿嗎?
雖然有董卓亂政,但是各路諸侯爭霸,無疑袁紹才是導火索。
因為袁紹首先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開始不聽來自洛陽的詔令,各路諸侯才開始跟著不聽詔令,開始做他們的土皇帝。
沒了袁紹,曹操可以嗎?
雖然這個時候的曹操也有一點名望,但是和袁紹完全不在一個等級。那些士族願意聽從袁紹,追隨袁紹。有多少願意跟隨曹操?
從袁紹守喪六年開始,袁紹就一直是士人的標杆了,是很多人的楷模。
私下裡袁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多少人知道,到目前為止,袁紹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完美的,無可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