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一方面“海東青”是女真族的傳統猛禽,另一方面是明軍先服役了“天鵝”中型轟炸機,清空軍便將自己的新戰鬥機命名為“海東青”。海東青是專門訓練來抓天鵝的,這裡取天敵、剋星的意思。可惜這裡的20架海東青還沒出籠,就被炸成殘骸了。
至此,俯衝轟炸機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機群領隊命令,“魚鷹”編隊開始協助“天鵝”編隊,轟炸機場上的飛機。20架翠鳥戰鬥機一半在高空警戒,一半也俯衝下來,不停掃射高射炮,不給它們機會再開火。
15架“天鵝”從高空俯衝而下。因為沒有威脅,所以為求精準,高度壓得很低,只有幾百米。
水平轟炸開始了。
“開啟彈艙門!”
機腹彈艙門開啟了。機艙內開始呼嘯起來,溫度變冷。投彈手眼睛貼著瞄準鏡,手放在致命的紅按鈕邊,看著下面的跑道,慢慢瞄準著。
漸漸的,跑道上的飛機進入瞄準鏡……又進入十字游標中心。
“放!”
投彈手大喝一聲,按下紅按鈕。
10枚100公斤炸彈一左一右的從架子上鬆開、脫落,飛機一顫一顫的,輕了起來,開始爬高。
地上出現一片快速的閃光,緊接著一長條火球和煙柱帶騰起。這條爆炸帶斜著掠過跑道上的飛機佇列,至少有三架飛機倒在了火球中。
15架“天鵝”輪番從機場跑道上空飛過,陸續的把各自10枚炸彈甩出彈艙。一時間,跑道上騰起密密麻麻的黑煙柱,下面的戰鬥機陸續坍塌在煙火爆炸中,一團團黑煙夾著火球沖天而起,還有不少飛機直接被炸得飛上天空。
“魚鷹”俯衝轟炸機跟在後面,看到有漏網之魚,就把所剩的一枚炸彈投下去。炸彈全部投完後,就用機槍掃射。最後倖存的十幾架“哲別”,也在機槍掃射中起火,倒下。
機群領隊向下望去,機場上沒有一架飛機不在燃燒了。八座機庫也全部陷入火海,那三座大機庫還不斷爆炸著,一團團火球從庫頂的大洞直衝出來。
“很好,”他抑制住興奮,沉穩地說道,“弟兄們,現在咱們回家。”
耳機裡爆出一片歡呼聲,幾乎把領隊的耳膜震破了。
……
奇襲成功的戰報,用密語傳回了紫金山要塞統帥部。
現在中央指揮廳的大地圖上有兩個焦點,一個是南京城內的保衛戰,另一個焦點,就是由此向北一百多公里,正進行的空襲。
大廳上空,播音小姐用悅耳的聲音播送道:
“‘滿江紅’行動第一份戰報……‘滿江紅’行動第一份戰報……東1機群於二十分鐘前抵達寶應機場,未遭遇敵戰鬥機……截至現在,擊毀清軍露天戰鬥機約60架,大小機庫8座,所有目標均成功摧毀……東1機群無損傷……已開始返航。”
大廳裡頓時一片歡欣鼓舞,不少年輕的軍官們鼓起掌來了。清軍攻入城後,這裡形成的消極氛圍,現在終於得到了扭轉。大家都看到了打贏南京保衛戰的希望。
向小強坐在椅子裡,望著大地圖。秀秀靜靜地侍立在旁邊。
地圖上寶應的位置,代表清空軍三個大隊的三隻紅色小飛機被拿掉了。“滿江紅”行動至此成功了六分之一。
其實並不需要、向小強也不指望每一處都能像寶應這樣。只要寶應這種成功能再來兩處,同時己方的飛機損失不超過清軍的三分之一,就算是圓滿成功。
但是寶應畢竟是第一個奇襲的機場。很可能空襲其他幾處機場的時候,他們已經收到警報了。這種多目標空襲的理想狀態,應該是爭取同時轟炸。但這對多機群的協調要求太高了。這畢竟是第一次出動這麼多飛機,能各顧各的順利炸完就不錯了。
向小強望了一眼牆上的大鐘,已經五點半了。未來半小時內,各機群的報告都會發回來。那時候就知分曉了。未來一小時內,他們會全部回來。……或者,只回來一部分。
但是他想想這次行動的幾個基本條件,又充滿了信心。
第一, 我們是奇襲,他們是措不及防。第二,我們的戰鬥機效能和飛行員素質,都在他們之上。
有了這兩條,情況不會太遭。只是戰果大小的問題。
向小強放下心來,開始打量著地圖,溫習著接下來的步驟。
接下來,就要趁著天還沒黑,炸浦口了。這主要就是俯衝轟炸機的活兒了。運氣好的話,南京保衛戰就在除夕之夜打贏了。
不過,在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只打贏南京“保衛戰”,太便宜清軍了吧?
他的眼睛盯著地圖,慢慢向南移,移到了子母洲的三座浮橋。
然後向小強開始計算自己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