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生也有些疑惑:
“大人,為什麼?”
向小強說道:
“只有一個原因:他們來自納粹德國。納粹黨都是種族狂,而且已經給德國人民洗了三年的腦了。這些年輕人被灌輸的觀點是: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其他所有的民族都要比他們劣等,我們有色人種,也屬於他們所謂的劣等人種之列。假如我們對他們的照顧、被他們理解成為我們自卑的話,那就等於是我們自動配合了他們的人種論了。那今後的幾年,都別指望他們能平等的看我們。”
“我明白了大人,”李根生這才明白了,嚴肅起來,“這樣說屬下心中就有數了,知道該如何拿捏分寸了。”
……
人民衛隊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將近六萬人,孝陵衛軍營也一擴再擴,現在是按照四個師的編制,分成四大塊,整體規模已經快要趕上首都衛戍軍了。這麼一座龐大的營地裡,再多住一千多人,那自然是很輕鬆。
在這1300名德**官中,300名裝甲部隊軍官是要常駐人民衛隊的,也算是人民衛隊的編制內。1000名飛行員,是要進入大明陸航編制,進入陸航一線作戰部隊和航空學校的,他們在人民衛隊只是暫時的,很快就要離開。
但儘管如此,向小強還是不著痕跡地、讓他們對大明和大明軍隊有了第一印象。
首先,向小強並沒有像李根生建議的那樣,親自到火車站去迎接。他只是派了李根生前去,並告訴李根生,讓他去已經是給足德**團面子了。
另外,這一千多德**官團們,本來大都以為,下了火車前往軍營的時候,明軍要派交通工具載他們過去呢。誰知道竟然是讓他們揹著行囊、提著箱子走了過去。當然,來接站的明軍上校、中校、憲兵們,也是和他們一起走回去的。雖然路程不長,但這些德國小夥子們還是覺得和想象的有一些落差。
他們在國內出發的時候,是元首親自對他們演講,幾乎把他們說成了救世主,讓他們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去幫助、去指導、去拯救……在碼頭上船的時候,還有很多女士們向他們歡呼、拋送鮮花,有軍樂隊吹奏,還有很多希特勒青年團的青少年高臺右臂,向他們歡呼……
沒想到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從車站到軍營,連汽車都沒得坐。很多人都在想,大概是明軍就這種摩托化水平,汽車太少。
……
不過,當他們在軍營裡提著箱子、揹著行囊前往宿舍的時候,卻看到了路兩旁一眼望不到頭的高大車庫,每扇大門上都用黑漆噴著汽車的標誌。
又走了一段,他們看到在車庫外,有上百輛軍卡排在那裡,明軍士兵在用水龍頭皮管子洗車,然後擦得鋥明瓦亮。
再往前走,他們又看到了更加高大的車庫,照樣是一眼望不到頭,不同的是,那些高聳的大門上,每一扇都用黑漆噴著坦克的標誌。
在這些坦克庫房前的空地上,至少有一百輛坦克停在那裡,幾百個明軍坦克兵正在保養。那些小夥子們光著膀子,露著結識黝黑的肌肉,喊著號子,齊心協力把一根長長地杆子杵進炮管,像拔河那樣來回擦拭著炮膛。
另外還有幾輛坦克,那些小夥子們也是喊著號子,把坦克的履帶一下一下抽出來,然後把需要更換的環節換成新的,再喊著號子,一下一下地捲進去。
還有十來輛坦克,小夥子們站在坦克上,正在搬著沉重、巨大的電瓶更換。
看到這一切熟悉而又激動人心的景象,這些德國裝甲兵們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
在國內,他們可從沒在同一個地方見到那麼多的坦克。也沒在同一個地方見到那麼多的汽車。想著很快坐在這些坦克裡面、顛簸賓士在校場上的就是自己,他們覺得自己的血快要沸騰了。
……
十棟長長地營舍,就是專門給他們住的。一百多名人民衛隊中下級軍官已經等在這裡,像迎接新同學一樣,引導、幫助這一千多名中下級德軍軍官入住、安頓。一百多名人民衛隊軍官中,懂德語的就佔到了一半。這幾乎是把軍營裡所有懂德語的軍官都拉來了。
儘管這樣,大多數人還是隻能靠手勢、比劃、表情來交流。儘管有軍營大門口的“鞭炮事件”,但顯然這小小的惡作劇對於德國官兵來說,算不了什麼,根本沒有人民衛隊上層想得那麼嚴重。人家根本就沒往“兩國關係”、“民族影響”上想,搞惡作劇互相捉弄,在人家那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只不過不服的都把這個樑子記在心裡,暗暗的等機會找回來就是了。
同級別的兩國年輕軍官很快就打成了一片,至少表面上已經打成了一片,互相遞煙、拍肩膀、捶拳頭、哈哈大笑,已經是一團和氣了。
李根生擔心的群毆事件,並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