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也不奇怪, 鴉片戰爭前,龔自珍就在《古史鉤沈論》中說:“ 昔者霸天下之氏,……,未嘗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嵩高其身,一人為剛,萬夫為柔,以大便其有力強武。”,“積百年之力,以震盪摧鋤天下之廉恥,既夷,一旦責有氣之臣,不亦暮乎!”,哪裡還有有氣之臣呢?都被訓練成奴才了。愚民弱民統治的結果是滿清自己也被愚弄了,“左無才相,右無才史,閫無才將,庠序無才士,隴無才民,廛無才商,衢巷無才偷,市無才駔,藪澤無才盜”。以如此愚昧、昏昏噩噩的滿清政權如何能抵禦得了帝國主義的入侵呢?龔自珍認為這是典型的“衰世”。
再來看看外來的旁觀者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們眼中“康乾盛世”是怎麼回事,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馬戛爾尼在出使日記中說:中國“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瘋狂的戰船。如果說已在過去的150年間依舊能夠航行,以一種貌似強大的外表威懾鄰國,那是因為僥倖出了幾位能幹的船長。一旦碰到一個無能之輩掌舵,一切將分崩離析,朝不保夕。即使不會馬上沉沒,也是像殘骸一樣隨流東西,最終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遠不可能在舊船體上修復”。
“發明*的民族竟一見放空炮就嚇得魂不附體,令人不可置否”。中國人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中國社會關係建立在一種愚蠢的形式主義基礎上,所以人們“膽怯、骯髒並殘酷”。
在天朝皇帝和文人們的盛世頌歌震天響的時候,他卻認為滿清是衰敗之世,沒落之世,毫不留情地指出:“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
被當成野蠻民族的另一項惡果是:中國人被野蠻人屠殺得不到世界同情,被“文明人”屠殺還是得不到世界同情。 美國學者何偉亞就認為:北京在1860年和1900年兩次遭到劫掠,這與把中華帝國表述為非文明國家大有關係。
“用野蠻人的方法對付野蠻人。”西方人在中國燒殺搶掠毫無愧色,同他們在歐美進行的“文明”戰爭毫不相同,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把中國當成文明國家的緣故。
五、滿清採用“帝國式”統治,民族壓迫深重,在某些方面是封建制向奴隸制的倒退。
***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 日 戰 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人類總是不斷探尋社會進步的規律,不斷把人類文明推向更高水平。但是,總有一些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勢力不惜以極端野蠻的方式向人類文明挑戰,對其他民族進行侵略、掠奪、殺戮、奴役。
而滿清為了強化其統治,野蠻推行“薙髮令”、“逃人法”,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殺盡了中國人的尊嚴,滿清在各地都留下了血腥的屠城記錄,甚至實行過種族滅絕,發生大規模屠城和大屠殺的省份先後有遼寧、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四川、福建、新疆,把中國幾乎所有省分都屠戮一遍。其殘酷程度不亞於蒙元。滿清如此殘酷屠殺,從努爾哈赤屠殺遼東漢人到康熙平定三藩,屠殺政策歷時將近一個世紀,空前絕後。按過去和現在的標準都是*。有什麼罪行可比這種罪惡更大,有什麼功勞可以抵消這樣的暴行。
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等人記錄下這段話:“滿清初期,他們表現得非常兇殘。建國後的最初幾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殺。強迫留辮子引起了騷亂,結果都被 鎮 壓 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爺的種族坐穩了江山,對一個奴隸的民族 實行 統 治,種族 隔 離是全面的,嚴禁不同種族間通婚,北 京的整個北城都沒有漢人,專供滿人居住。宮內女眷(包括奴婢在內)無論如何只要清一色的滿人,要防止一切種族混雜的情況。而宮內太監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漢人。這多有象徵意義呀!讓韃靼人繁殖,讓漢人絕種。這就絕對保證了沒有任何不純的混雜。”
英人軍官F·A·Lindley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寫道:“為了徹底消滅愛國情緒,滿洲人強迫被征服的中國人剃去他們從古以來就作為珍愛裝飾的長髮,強迫他們垂辨,並採用韃靼服裝,違者處死。據說,寧死不肯忍受這種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萬萬。變更民族裝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顯最能壓制人的;這無疑是粉碎中國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凡不肯忍受的就失去了頭顱。” “在清王朝的進展和維持時期,慘道屠戮的犧牲者之多,是歐洲人從來所不能思議的,雖然根據清人入侵以來不斷髮生的人民反叛和對人民所施行的屠殺的確鑿記載來判斷,這些被毀滅的生命是從亞歷山大到成吉思汗以來歷罕見的。滿洲人的野蠻統治是史無前例的;他們的殘暴的酷刑,尤其施於反叛者的酷刑,以及他們所制定的刑律,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汙點。”
……
“中國人在滿洲人入侵之前是富足的。優裕階級的住屋舒適而堅固。現在中國人已沒有多少顯著的財產,稍露財產跡象就成為政府官吏的勒索物件.從韃靼人進入中國那天起,中國就不斷地衰落下去,現在人民可以比作匍匐地上的牛馬,有一天算一天地活著,最墮落的迷信使他們的智慧變得遲鈍愚昧。……”
滿清入關並不代表少數民族利益,在滿清二百多年的統治下,少數民族同樣生活在空前黑暗中,滿清對於準格爾部族的斬盡殺絕都是歷史罕見的種族滅絕行為,對回族的種族歧視,對西南苗民屠殺都是空前的。就連視為“親兄弟”的蒙古族,也用羈縻政策進行削弱。據《馮玉祥回憶錄》記載:“蒙古本有一千二百萬人。在滿清長期統治之後,今已減少至五十萬人。滿清利用喇嘛教以統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須當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須當喇嘛;僅有一人可為娶妻生子的平民。……女子沒有充當喇嘛的福氣,但又難找得相當的配偶,於是都做了內地人洩慾的物件。事實上形成一個亂交的社會。同時男女衛生都不講究,染上淋病、梅毒以後,惟有聽其自然。……若任其繼續存在,馬上就會有滅絕種族的危險!”
滿清為了維護滿洲人的利益將全國分而治之。滿清採用“多元式統治”,“分割槽隔離”。全國分為滿、漢、蒙、藏、維五區,區區隔離,特別是防備漢人到其他四區,防止漢人和其他四區有人員往來,在滿清衰敗前,漢官都是不能涉及其他四區事務的,滿清是名副其實的“帝國主義”統治。實行的是“征服殖民地”政策。說滿清促進了民族融合是無視歷史事實。
滿清入關後除了非常沉重的民族壓迫外,還帶來了奴隸制的殘餘,滿清旗人還跑馬圈地,把戰爭中掠奪的人民和被圈地農民強制為奴。在清代,旗人犯罪罪減一等,漢人犯罪如果判三年,旗人只要枷號四十天就能釋放。如果農民因為各種原因投充為奴後,“一家老少盡為奴,八旗地主可以任意奴役而不給任何代價,甚至連農民的妻女也可以任意姦淫霸佔,顯然這些投充八旗地主的農民和地主的關係是奴主關係”(《翦伯贊歷史論文集》 256頁)。據《東華錄》、《十朝聖訓》記載,八旗貴族還時常在京城內劫掠霸佔民女,攘奪漢人土地房舍,蹂躪漢人墳墓,鞭打漢人長官,種種暴行層見疊出,習以為常。
***主席說:“一切透過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來實現本國利益的行為,一切把本民族利益凌駕於其他民族利益之上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都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都不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由此可見,滿清265年是對先進生產力的最大破壞和阻礙,是對先進文化發展的最大毀滅。滿清入關後的大屠殺是對中國人的犯罪,滿清統治是對中國人的奴役。滿清值得稱頌嗎?
六、滿清中後期繁衍出一代歷史上最腐朽、頹廢、無能的一群貴族,這就是有名的“八旗子弟”。
在政治上八旗子弟以“保大清不保中國”心態,把自己的利益始終放在中國利益的對立面上,先後八次反侵略戰爭沒有一次堅決鬥爭到底的,總是以投降妥協為終結,這是造成一次次喪權辱國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閉關鎖國、近代落後,幾次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
令人驚奇的是,由於滿清割地賠款和鴉片貿易,作為滿清核心力量-八旗子弟在清末喪權辱國賠銀子的不平等條約中,竟然還能得到實惠,發了國難財。道光15年到19年由於鴉片流入,平均每年流出白銀 3000萬兩。一兩銀子嘉慶為700文,道光時期銀子換到2000文。而八旗子弟的餉銀是不會少的,家裡的銀子升值了,八旗生活水平反而上升了。而對於普通老百姓,地丁稅收是要收銀子的。所以這場民族災難的惡果直接轉嫁到了沒有銀子,只有銅錢的普通貧困的中國人頭上。
七、由上述分析我們再從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看宋、元、明、清
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從來就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分別是生產力發展帶來的新型資本主義的經濟萌芽、資本主義性質的意識形態以及代表資本主義的政治利益集團。元和宋那是沒法比的,評論元代就沒人提出什麼資本主義萌芽,清和明比呢?就拿1840年前沒有遭遇帝國主義入侵前的清和明萬曆年比較,新型資本主義經濟萌芽這點暫時承認明清基本等同。可是意識形態呢?一個是文字獄結束後的鴉雀無聲、萬馬齊喑,閉關鎖國。一個是思想活躍,到處結社、出現了東林黨、以及後來的復社,民間結社議政很盛,是一個批判宋明理學大思想家迭出的時代,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接受西方科技和文明。代表市民文化的作品層出不窮。再看資本主義性質的新型政治力量,一個是死氣沉沉,沒有結社、集 會,沒有進步階級利益集團。一個是代表資本主義的市民利益集團手工業者和明朝封建制度開始激烈鬥爭了,在蘇州和湖北就有工人爆發了抗 議和暴動,犧牲者還贏得知識分子的讚揚。張溥寫的《五人墓碑記》就是對此記載和歌頌。
如果滿清王朝正常發展,沒有遭遇帝國主義入侵,按滿清這種社會狀態能否發展到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程度也大可懷疑。清代的劣勢還在於有代表最封建、最落後、最保守的八旗貴族集團,這個集團對任何改革都是堅決的阻礙,八旗子弟不經產、不經商也瞧不起工商業者同民族資產階級勢同水火。是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最頑固強大的阻礙力量。如果按王朝興亡規律,二百年左右就會出現農民起義,王朝顛覆。對比明末農民起義和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哪一個更開明更先進呢?滿清殘酷統治下,人民麻木愚昧,粗淺的愚教流行,太平天國即便成功,那種不合時代、社會的宗教思想也很難促使社會發展進步,需要徹底改造。義和團更不用說了,對現代文明抱著敵視的態度。
可見蠻族入侵乃至統一對於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破壞作用,歷經多年都無法恢復。這不是倒退嗎
有人辯解說歷史是前進的,不會倒退的。這並不確切,“歷史是前進的”是從總的趨勢上說的,歷史本來就是有曲折的。有前進也有曲折,有曲折就有倒退。資產階級革命就反覆經歷了數百年才最終戰勝了封建專制制度,法國大革命後還有80年的封建復辟。今天世界上還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而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原來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再回到資本主義,這是不是曲折呢?
所以說滿清入關是歷史的倒退,不是根據一時一事,而是根據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全面對比滿清和明末的實際狀況得出的結論。特別是滿清遏制了明末以來中國向資本主義發展的大好機會,這是令人痛心的。
“滿清入關是歷史倒退”並非新觀點,從“辛亥革命”後一直到八十年代一直是史學界主流觀點,從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等人的著作中不難看出。恩格斯指出:“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地發展,摧毀了大批生產力”。到了八十年代,買辦勢力開始崛起,掀起民族虛無主義的浪潮,縱容民族分裂勢力並助長了某些少數民族精英的民族優越感、虛榮心。買辦沒有祖國,沒有民族自尊心,買辦痛恨民族主義。從譚其驤推出“版圖中國論”到葛劍雄鼓吹“分裂有利論”,再到餘秋雨歪曲歷史發表什麼《一個王朝的背影》。戴逸在中央地方辦的培訓班裡大肆謳歌“康乾盛世”,中央臺播放所謂正劇,康熙、雍正、乾隆成了英明領袖,還要再活五百年,再活五百年怎樣?是不是就可以鎮壓“辛亥革命”了?而岳飛、文天祥的英雄故事卻成了影視劇、文藝作品的空白。
最後教育部要抹煞岳飛的“民族英雄”稱號。馬大正等編寫清史的提出“滿清入關正義論”,越來越猖狂。學術界,文藝界相互配合演出了一場又一場的鬧劇。一旦有人批判就拿起“民族團結”和“大漢族主義”帽子當擋箭牌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的政策正在調整,中國絕不會淪為買辦的中國。人類文明的程序和成果是不容破壞的!人類和平進步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一切邪惡、黑暗、反動的勢力終將被歷史洪流席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