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馬戰,就不得不細數下當世的幾支騎兵。
桑國的御帳親騎向來是世間公認的第一騎兵,其前身是古烏軍的騎兵隊。當初指揮這支隊伍者乃是項羽,幾百年來一直都被傳誦的一個人。英武神俊,力抗泰山,乃是一時人傑。
當年,項羽被萬餘騎兵包圍住,手下僅僅兩百餘騎,他沒有奪路而逃,更沒有膽怯。只見他一騎當先,一人身先衝了過去!二百對一萬,那是一場神話,但在幾百年前確確實實存在!
項羽,帶著二百騎殺透了一萬人組成的包圍圈,並來回衝殺了四五個來回,殺的那萬人心驚膽寒,竟潰不成軍,被二百騎追殺。
此戰過後,項羽被稱為霸王!
御帳親騎就是項羽這支隊伍的延續,雖說這支隊伍已經兩百餘年沒有徵戰過,但其第一騎兵的位置卻沒有人能夠撼動。現今它為桑國京都的拱衛騎兵,和欽國的奉日軍、捧日軍等軍性質差不多。
桑國有御帳親騎,欽國有重甲銀騎,乃是一支用上等精鋼澆築出的騎兵,戰馬身上也都覆滿了銀甲,有堅不可摧之說。
秦國重文輕武,有名的大型騎兵並沒有,只有幾支小騎兵隊名氣較大。其中又以秦綿草原上的秦綿騎兵最出名,組建以來的百年間,雖說沒有打過大戰,但未曾一敗。
歷史洪流之中有名的騎兵隊伍很多,不過泯滅在歷史之中的騎兵隊伍也很多。
不可否認的是,楊業是當世的名將。邊軍在他手中打磨多年,手中精騎隊不少,尤其是他重點打磨的百人騎兵隊——百鬼騎,二爺就是這“百鬼騎”中的一員。
先前時候,二爺因為掛念張家,率領著手下脫離了隊伍,離開了“百鬼騎”,帶著手下來到了張縣。
楊業對二爺有大恩,有再造之恩。“百鬼騎”也是二爺的歸宿,當初離開是有家事要處理,此時愧對楊業和“百鬼騎”的二爺,只有戰死一種選擇。
二爺不是項羽,他手下的騎兵亦不是古烏軍。雖說面對的只有千人,但依然沒有什麼希望,以少勝多向來不容易,他只有奮力搏殺,讓死亡多一些壯烈。
錐形陣厲害就厲害在錐子頭那一點,只要最前面的人能夠開啟局面,後面的人亦是能夠長驅直入!當初的霸王項羽就是以無人抵擋之力,衝殺萬人,其身後的古烏軍才有如此輝煌戰績。
二爺不是項羽,但還是連斬了三四十人,雖說身上已經有了一些傷痕,但靠著盔甲,並沒有什麼大礙。他身後的騎兵也隨著二爺,衝殺了進來,手中的刀槍劍斧也都嗜了血。
然而,隨著越來越深入,沒有了衝勢,那二爺很快就難以前進了,四處受敵,就好像陷入在沼澤地中那樣,進退皆難!
敵首第一時間就鎖定了二爺,對於二爺能夠連斬多人很是驚訝,不過他很快就做了一個手勢,下達了一個命令。
只見敵軍兩翼人馬快馬加鞭,圍了過來,把二爺的兩百餘人包圍在其中。
“今日戰死!”被包圍住後,二爺的手下也是發了狠,知道活命不了,就想著能殺一個是一個。
正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他們不要命了,敵軍自然有了顧忌。
二爺往後望了一下,發現手下皆陷入了鏖戰,雖說表面佔了一些上風,卻也明白這時候敵軍只是在暫避鋒芒,是在等他們的的“瘋狂”過去,然後再分割他們,覆滅他們。
二爺明白這些,但他已經無力迴天。
轉過頭,直面面前的敵人,二爺先是大笑兩聲,然後一聲斷喝。與此同時,他胯下的駿馬也急促的在狹小的空間中前行了兩三步。
駿馬先行,隨後長槍已至。先是橫直的向前突去,然後向著左邊掃去,掃至一半時,左手握住了長槍中部,控制住它。右手快速抽回,帶著長槍旋轉一圈朝著右邊了一人當頭砸下。
又有兩人被二爺殺翻落馬,他們身後的人迅速的補上空位,擋在了二爺的面前,似乎進退有據,但明顯被二爺殺的心驚膽寒,不能自已。
敵首望了一眼張縣的方向,又很快把目光收到了二爺等人身上。
他臉色難看,有了一些不耐煩。“下馬,重灌,分割!”
收到命令,一些騎兵很快就下馬,拿上盾牌,往人群之中擠進去了。
和騎兵戰鬥,最吃虧的是在空曠的地方,要想打贏他們,至少要先追得上他們。
騎兵最弱的時候,是戰馬被限制的時候,就像現在的二爺和他的手下們,被困在了人群之中,難受至極。雖說早已經有了必死的決心,但現今真的是斷送了一切生機。
敵軍很快就拿著的盾牌往前擠,他們衝上前,進一步的壓縮著二爺等人的行動空間。周圍的敵軍在伺機而動,只要二爺他們之間有了的空隙,他們就會操縱著戰馬擠入空隙之中,把二爺等人分離開來。
有人哭了,不要說他怕死,今日敢隨著二爺一起衝鋒已是不怕死之人,都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漢。
只是在面對死亡,面對沒有一點生還機會的絕境時,他們的心理崩潰了,所以淚從眼出,不過他們依然在戰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