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江淮都督自然是非張相莫屬了!”
文彬真不愧是老江湖,輕描淡寫的一句就讓李越心中豁然明瞭。三大都督府雖說是平級,但是江淮都督府離行都臨安最近,所以事實上地位略高於其他兩府。江淮都督極有可能是將來北伐的總指揮。
文彬一旦去了四川,那江淮都督必然是張琦了。只是劉曦為什麼會幫張琦?莫非張琦和劉家有什麼交易?看來這南梁朝廷中的主戰派並非鐵板一塊,而且暗流湧動。
“朝請郎既然來了,為何一言不發?”
劉曦突然發問,打斷了正在沉思中的李越。他這一問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李越身上。
李越笑了笑說道:“下官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護聖軍旗頭,承蒙陛下錯愛,封為朝請郎不久。對於設定三大都督府這樣的大事不敢妄加評論,不過……”
“朝請郎但請直言!”
李越平靜的說道:“興國年間,下官若不是被宗將軍收留進孤忠營,恐怕現在早已成為了孤魂野鬼,只恨宗將軍遭奸臣陷害,含冤而死。我卻無力為他討回公道。”
李越說完,眾人望向他的目光頓時大盛,灼灼如火。
只此寥寥數語,李越便確立了自己在主戰派中的牢固地位。
朱孔陽拍案而起,大聲說道:“不錯!必須為宗將軍平反!此事耽擱不得!”
眾人對此齊聲應和,文彬滿意的對李越點頭一笑,舉起酒杯道:“來!老朽敬賢侄一杯!”
雖然這不是文彬第一次稱李越賢侄,但在這種場合毫不避嫌的如此稱呼李越,所傳遞出來的資訊已經十分明顯,他已經將李越視為主戰派的重要接班人。
這緣於文彬對李越政治眼光和才能的高度認可。之前張琦所提設立三大都督府,劉曦所論三大都督的人選亦是重要。但要想北伐成功,最重要的並不是佔據幾個重要官位或者是掌握兵權,而是要將對北幽妥協求和的理念清理出朝堂。
宗鵬是興國北伐最亮的一顆將星,現在主戰派得勢,為宗鵬一案平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這既是給宗鵬正名,也是給北伐正名,更是給主戰派正名!
如果宗鵬冤案不能得到昭雪,那主戰派所期望的北伐便失去了大義,便是名不正而言不順。
看到李越能有如此見識文彬甚感欣慰,他感慨萬千的說道:“老夫已過花甲之年,已官至節度使並封郡王,還有何不知足的?唯一遺憾的就是神州山河破碎,定難之恥未雪!估計也看不到中原光復的那一天了,明日我就請陛下將我外放四川。”
文彬說完飽含深意的望了李越一眼,他的意思已經很直白了,他不在意將江淮都督一職讓給張琦。因為以他的年紀是很難看到中原光復的那一天,王師北定中原的希望就在李越這樣的年輕人身上。自請都督四川,為朝廷練出一支精兵,就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張琦和劉曦見文彬如此表態不由大喜,說了一番武安郡王高風亮節之類的稱讚之辭。
李越此刻卻是感到似有一副千斤重擔壓在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