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還是老房你反應快!
商業的能量將會是此次救災的主力!
根據我的推算,我們靠打井最多能救得五成災區就是萬幸了,所以還有一半的百姓等著我們的救命糧食!
國庫沒有錢糧,那就只有靠其他地方了,除了北方受災的,南方可是還有大片的沒有受災的,我們要去南方購買糧食!大力的購買往北方運輸!
以前可能我們銀錢不夠,但是如今羊毛生意在朔方,已經漸漸步入正軌,開始了不斷盈利階段,面對此次大災,為了應急,我們甚至可以向國家百姓借債都行,去南方買糧食以國家的名義,買走十分,一年後還上十一分!
總之一切的目的都是先保住人命最重要,有人才有希望!
這個大事,不單單要靠朝廷,朝廷可以定下抗災律條,定下規矩,統一召集商人出來,在國家的調配下合力救災,因為只有他們才有這麼大的能量做成這件事!
否則單靠朝廷向各地區派人賑災,費工費力且耗費巨大,弄不好還會陷入泥潭之中!
哦,對了,除了南方有糧食,還有一處巨大糧倉,那就是巴蜀之地!”
李二搖頭,“天下誰人不知蜀地有糧,但是蜀道天險,有糧也運不出呀!單憑人力肩拉背扛,不說能運出多少糧食,單單路上人命的損失我們都接受不了!”
白凡神秘一笑,“嘿嘿,雖然我也沒有辦法現在打通蜀道,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我這裡有諸葛武侯發明的木牛流馬製作圖,當年三國之時,諸葛亮幾次出蜀北伐曹魏,就是靠著這等神器,如今,正好可以用來救災,只要運出了蜀地,那就都是救命糧!
這就是工商結合的威力!
此次各種救災手段齊頭並進,朝廷居中調配,工匠生產抗旱救災器械,農民運用各種器械手段抗旱,商人四面籌集糧草救災!
士農工商合力,我想,即便是遍佈北方的旱災,至少也能被我們打下來八成!
餘下的兩成,可能很多百姓會扛不住!
但是,凡以為,我們大唐,扛得住!”
“說的好!大唐扛得住!”李二大聲讚道。
杜如晦感嘆,“以往遇到天災,我們都是驚慌失措,或是祭天禱告,今日大郎竟然能夠一點點分析的如此透徹,真有種撥雲見日之感!
在下佩服!”
白凡擺手,“克明兄謬讚了,凡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罷了!
其實說到這裡,我也想告訴大家,所謂的天災都有原因,只是這個原因我們目前的手段很難解釋清楚!
但肯定不是上天發怒之類的,試想一下,若是上天對人類不滿,何不直接降下天雷滅了我們?
在我看來,這等天災,恰恰是上天對於人族的考驗,人族想要發展,只有團結一心共同扛住磨難才行,祭天可以,但是那也要等災難過去之後再說,若是想靠祭天求得賜福下雨,呵呵,哪有的事?這不是守株待兔、緣木求魚嗎?”
“既然有了方案,那麼就按照白凡的說法,我們來分工一下,各自負責一個方面,立刻開始防災工作,時間不等人!
玄齡、克明,你二人負責宣傳抗旱、水車、打井灌溉之事!
切記強制各地實施,只說打井防止乾旱,不說旱災,以免民眾恐慌,有人藉機生事!”
諾!
“輔機、士廉,你二人負責制定律條,徵兆商人,四處購糧往北地運輸儲存,以備不測!”
諾!
“藥師、茂公,你二人負責工匠之事,哪怕從軍中徵調人手,也一定要加緊生產各種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