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丈人拍一下,白凡也不敢頂嘴,只能老實開口,“關於打井問題,我這裡還有一些好東西,需要高明的鐵匠和木匠合力來製作,有了這個東西,打出十米深的水井就不用半個月了,如果足夠順利,一天甚至能夠打出兩眼!
當然了,不同地區水源深度不一樣,有些地方十米深不出水,有些地方不足十米就出水了!
我們需要保證打井出水的情況,所以就需要專業的人來事先進行觀測,其實有水沒水,根據當地土壤、地勢、環境條件是可以做一個大致推算的,有八成機率能夠推算出水源深淺,這樣也可以大大加大打井灌溉的效率!”
眾人聽完紛紛叫好,短短的時間,這小子就拿出兩種利器出來!
李二誇獎道,“小子,原以為你精於詩書,沒想到你這奇技淫巧,工匠手段卻是更加高明呢!”
白凡正色道,“怎麼?陛下莫不是看不起工匠?世人都說士農工商,哼哼,難道陛下也是如此短視嗎?”
李二被白凡問住,略顯尷尬,“這個,祖上傳下的規矩,朕也不能免俗吧!”
“當真可笑,士農工商最初是管仲所說!
《管子》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不過又是被後人無端的,斷章取義罷了,管子將此四者一同而說,難道是為了讓大家分出等級嗎?人家先賢是告誡我們這四者都是國之基石!
後來也不知道被哪一代的腐儒故意曲解,藉此抬高自己士子的地位,真是有辱先賢臉面!
毫不誇張的說,這四者,任何一類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眾所周知的是書生一言好比十萬兵!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孟子曾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都是在說書生的重要性,傳統而論,讀書人就代表了士子階層!
可是有沒有人想過,農字一項,並不單單代表了農民!試想一下,若是大唐糧食都是畝產千斤呢?還會有饑荒?還會怕天災嗎?到時家家戶戶存糧都夠吃三年的,還怕大旱?大澇?
不要覺得此事乃是天方夜譚,家家畝產千斤,此事千真萬確有人做到,凡曾魂遊天外,在那天外之國就見到了這樣,畝產千斤,一年兩收或者三收!人家也同樣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鬼怪,人家就做到了!
大唐坐擁沃土千里,幾千萬之民眾,難道就真的不如人嗎?”
眾人聽到這裡,一個個都是呼吸急促,難以置信,真的有這樣的世界嗎?好想去看看!
李二一時間大腦有些反應不過來,磕磕絆絆的問道,“這,這個是真的?我,我大唐如何才能做到?只要你說出條件,窮朕畢生之力,能見到此一項也能瞑目了!”
白凡解釋道,“這個需要選出專門研究農業的學子出來,以大唐現有的條件,凡不敢保證多久,但是百年之內肯定可以做到,我的書院這些也會教授,早些研究就能早些實現,只是如今書院根基太淺,苦有書山卻無人傳承,而且道不可輕傳,還需謹慎甄別,以免絕學落入奸人之手為禍國家!”
聽到此處,李二大手一揮,“人選保密可靠問題,這個好辦,朕稍後會吩咐下去,所有信得過的文武群臣,家中子弟以後必須在終南書院就學,都是功臣子弟,肯定不會投敵叛國的,生源問題朕來解決,只是你要答應一件事!
朕等不了百年,三十年時間,朕要見到!成此一事,朕保你白家共享大唐國運!”
白凡鄭重一禮,“凡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績撫著鬍鬚笑道,“說完了士子和農業,老夫很有興趣聽聽你說工商!”
“工字,可不是我們平常認為的工匠這麼簡單,凡稱之為工業!
這也是一門極深的學問!
就說此次抗旱問題,凡有寶貝能夠引水、打井,這只是工業能量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國之重器,若是用到武器方面,有一物可以在三息之內,徹底毀滅整座長安城,而且避無可避,百年之內寸草不生!”
“小子住口!”李靖呵斥道,心下害怕,這小子胡說什麼?如此危險的東西,若是當真存在,天下誰能容你?
不單單是李靖害怕,四周沒有不怕的,有這麼恐怖的武器嗎?那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