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估值上升速度飛快,好不容易又鼓起投資勇氣的況平在投資之前還詢問過檀錦程的意見。
反正自己也沒機會包圓,能有一家熟悉的投資夥伴,檀錦程也樂見於此,於是便讓他積極投資。
B1的時候,小米的估值可只有10億美刀呢,僅僅一個月,估值就翻了四倍,況平算是開心壞了。
手握MU,米聊,小米社群以及小米手機四大產品的小米科技,B2輪的融資計劃預計融資8800萬美刀,估值已經飆升至40億美刀了。
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小米在資本市場創造了不小的奇蹟,從風投輪到B2一共四輪融資,就讓公司的估值達到了近260億元。
“哈,這只是個開始呢,估計還要經過好幾輪的融資才能上市。”
小米上市的時間點是2018年,上市之前的估值大概在500億美刀至700億美刀之間,按照目前的融資進度,小米在上市之前至少還要經歷三到四輪左右的融資。
後續的融資巨量引擎肯定不會再有機會領投了,但是跟投保證股份的機會還是有的,檀錦程的計劃是在PO之時,手裡的股份至少能夠保證在17%以上。
按PO之前最低500億美刀的估值計算,屆時巨量引擎持有的小米股份價值至少是80億美刀以上。
這僅僅是PO之前。
1999元的價值真的是太具有殺傷力了,第二批預售的10萬臺,開售開始之後依舊是幾個小時之內就銷售一空,小米網的承載能力依舊還是那麼的爛。
實際上在第二批開售之前,內部就有聲音提議要不要加一些伺服器,啟用營銷天賦的老雷給否了。
前期的小米確實是產能受限,因為誰也沒想到會賣得這好,受歡迎到甚至出現黃牛了,搶到預售資格轉手一賣就能輕輕鬆鬆的掙個四五百塊。
但是後期這傢伙可就是深得喬布斯的真傳了,飢餓營銷那玩得叫一個666。
要知道小米1的搶購可是持續了一整年啊,哪家代工企業在一整年時間裡,賣出幾百萬臺的情況下還產能不足的?
“話說回來,小米1雖然在效能方面全方位吊打同類競品,但也不至於搶購得這麼嚴重吧?到底是什麼原因?”
跟檀錦程聊天的是黃鳴還有成林峰二人。
巨量引擎每半年開一次投資總結會,時間依檀錦程的時間而定,今年的半年度總結會定在八月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小米1上市的原因。
一方面作為重要股東,檀錦程得給小米1站站臺,另一方面黃鳴等人也想等到小米1上市之後看看具體銷售情況。
目前巨量引擎旗下5支美刀基金,4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著30億美刀的資金規模。
2010年國內的資本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好的企業越來越少,投資的溢價也越來越高,往後再想要拿到什麼特別的好的公司已經是非常難了。
小米1的成功不僅僅是以雷布斯為首的小米團隊一場狂歡,也是眾多資本的狂歡,巨量引擎1000多萬美刀的投資,一年半的時間升值到了7.9億美刀。
這投資效率是去年11月底上市的易車網沒法比的。
剛剛問話的是成林峰,一直負責二級市場的成林峰對於供應鏈裡面的門門道有一些瞭解,但終究是不太瞭解。
1999的定價,吊打一眾同類機型的效能,注意是受到歡迎,但是歡迎到這個地步他還是有些不理解的,安卓系的手機又不是蘋果,可選擇的物件太多了。
“有產品過硬的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小米開創了一種新的手機產業鏈模式,並且還讓他做成功了。”
黃鳴做一級投資的,比成林峰瞭解的要多很多,目前國內的主機廠商都是重資產模式,小米則是輕資產模式,透過整合供應鏈的模式來做手機。
小米1甚至小米2初期的質量一塌糊塗,良品率低,根本原因也是供應鏈磨合的原因。
這種輕資產的模式也不稀奇,玩得最好的就是蘋果,說白了小米就是要做安卓系統裡的蘋果,並且他做成功了,這就是小米估值快速上升的原因。
從成立之初,雷布斯的目標就是對標蘋果。
另外就是銷售渠道上,成立之初的小米完完全全走網上銷售的路線,沒有任何線下渠道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此模式自然是有他的好處,但同時壞處也非常的明顯,說得直白點兒沒人跟你分攤利潤,那就同樣沒人跟你分攤風險了,產能上也就不敢做太多的庫存,尤其是前期。
缺貨也就算是正常現象了,另外全網只有一個銷售渠道,都擠在一起,叢集效應就會無限放大。
飢餓營銷是方式,產能無法預估同樣也是客觀存在的。
拿尉來汽車而言,現在走的是經銷商而不非直營店模式,也是因為如此,以尉來汽車現在的情況,根本沒有能力建立起全面的直營店模式。
渠道商拿了錢就得辦事的,會給你做市場背調的又能夠幫忙消化庫存,同時直面一線消費者,他們有著非常敏感的產品察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