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改進了點火的裝置,但是因為氣密性提高了一些,所以相比於鳥銃,自身銃的威力有所提高。
看射擊的效果,高義歡估計,五十步內擊穿輕甲沒有問題,比弓箭還是要強很多。
接下來,眾人又試了幾桿火銃,效能都差不多,不過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打著火的機率,並不是很高,而且眼下只是造出樣槍,量產還有很大的問題。
不過只要能造成來,剩下的事情,便可以解決。
在工業革命之前,技術方面的差距,並不是無法逾越,西方能造出的東西,東方也肯定造得出來。
高義歡對陳匯廷道:“陳器監,這次你做的不錯,不負我的期望。本將要獎賞你和參與自身銃製造的工匠。你督造有功,賞銀一百兩,賜田二十畝,匠人各提一級,另外每人賞銀五十兩。”
一旁把玩火銃的眾將,聽到一下賞這麼多,不禁都有些驚訝,有些震驚了。
高義歡對匠戶,進行等級的劃分,人為的製造競爭和上下的流動,來調動匠人的積極性。
他這是利用人的本性,如果大家都一樣,那就是一團死水,一旦有人待遇不同,那便會讓剩下的人趨之若鶩。
看見別人等級提升,便也不好意思還原地不動,也得想著進步。
現在匠人被高義歡分為學徒、工匠、中匠、大匠、匠師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分為三階。
在高義歡的設計中,最高等級的匠師,月俸當與手下頂級武將和文臣的俸祿一樣,不過現在他手下一個匠師都沒有,大部分都是學徒和工匠。
陳匯廷聽後,還算從容,幾個工匠聽後,卻已經紛紛激動起來,忙行禮,“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高義歡點了點頭,又吩咐道:“陳器監,我會派個書吏給你,你要將造銃的步驟,該注意的事項,全部記錄下來,並且要圖文並茂,最後編成一書,姑且就叫《新編神器普》吧。”
高義歡停頓一下,又補充道:“除了自生銃外,其他火器,還有精鐵的冶煉技術,也都要收錄其中,然後作為機密交給本將儲存。”
在大明,或者說歷代王朝,由於工匠地位不高,技術往往得不到重視,再加上工匠們的技藝大都是不傳之秘,不會輕易外瀉,所以導致許多曾經輝煌的技藝,又逐漸失傳。
比如刀劍的鍛造,還有弓弩等物,技術都出現倒退。常常出現人死,技術也隨之消失的局面。
高義歡對工坊進行改革後,許多工匠只負責一一個部件的鍛造,分工開始細化。
這提高了效益,不過也使得全才減少,新招的學徒大多是專才,要是出現什麼變故,便會影響整個生產,所以高義歡準備編一本書,記錄各種火器和技術。
這一是為了防止技術失傳,二是便於其它工坊的建設,有書指導,便能迅速建設起來。
當然,這本書不可能大量印刷,只會有極少的副本,而且每一本都要嚴格管理,不能外洩。
陳匯廷聽了有些驚訝,不過隨即卻激動的抱拳,“卑職曉得,一定盡力辦妥。”
一般而言,編書都是讀書乾的活,都是能留名的,陳匯廷一想自己也能出書,自是有些激動起來······
(感謝房間採光好,i稀飯ㄚoひ的打賞,求訂閱,書單,推薦,月票。感謝大家的支援,求支援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