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不要走偏,走偏會死。”
明知娃娃臉是在嚇唬自己,但侯德爾還是不由得提起十二分精神。
聯省佬佈置在城牆和堡壘上的火炮,具備交叉射擊的能力。
因此,向城牆推進的塹壕,不能直來直去,必須反覆彎折著向前——這一點,侯德爾在圍攻楓葉堡的時候就已經學到。
只不過,楓葉堡裡僅有幾百個士氣低落的殘兵;楓葉堡的牆頭,也沒有聯省佬的大炮。
人人都知道楓葉堡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所以那個時候,侯德爾既不怕,也不急,就像是在玩遊戲。
可這次不一樣,這次是來真的。
聯省佬的大炮準得驚人,隔著兩公里遠,也能打個差不離。
可想而知,越往前推進,聯省佬的炮彈就越有可能直接打進塹壕裡。
所以保民官閣下給每一條向前推進的塹壕,都單獨測定了角度。
作為所在“掘進小組”的尖兵,侯德爾的責任,就是確保塹壕不偏離保民官規劃的路線。
可是這項任務實在是太難了,真的鑽進泥裡打過滾之後,侯德爾才明白娃娃臉口中的“不要走偏”有多難。
除了面前的小車、左手邊的柳筐還有身下的泥土,他幾乎什麼都看不見。
明明人在地面上,侯德爾卻有了一種身處礦洞之中的錯覺。
他只能埋頭猛挖幾鏟子,然後倒退一小段距離,確認沒歪,再繼續向前推進。
掘進小組的二號人員克勞德跟在侯德爾身後大約三米的位置,比起侯德爾只能趴在地上幹活,克勞德情況稍微好一些,可以半蹲著。
克勞德的任務是把侯德爾“開鑿”出的僅能供一人爬行淺溝,加深加寬至足夠一個人蹲著走的程度。
克勞德後面則是小馬季雅,他的任務是將塹壕繼續加深加寬,直到可供彎腰行走。
他的工作環境最舒服,但是工作量最大,要鏟的土最多。
這套“小組掘進”的模式,是理查德·梅森在楓葉堡圍攻戰之後總結經驗教訓得來。
楓葉堡被圍攻時,攻城方的塹壕推進之神速,已經讓奧爾德·費爾特目瞪口呆。
那個時候,鐵峰郡軍的掘進方式是一個班負責一條塹壕,一開始就將塹壕挖到足夠一人行走的深度,兩人一組輪換向前掘進,其他人負責擴寬加固。
但是理查德·梅森依然覺得不夠快,而且十二個人在一條塹壕裡幹活,既施展不開,又難免有人偷懶。
所以這一次在諸王堡城下,梅森開始嘗試三人小組的掘進模式。
實踐表明,三人小組的效率,不比十二個人一起挖塹壕的效率低。
視察一圈下來,梅森感到很滿意。
不過正在最前線埋頭苦幹的侯德爾可能不會這樣想。
準確來說,侯德爾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想法都沒有。
不僅是侯德爾,平時話特別多的克勞德,現在也沒有了耍貧嘴的心思。
小馬季雅就更不用說了,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勉強跟上前面兩人。
悶熱的塹壕裡,只能聽到三個人“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和鏟刃插進泥土的悶響。
侯德爾已經不知道自己挖了多久,他機械地剷土、後退、再往前。
直到某一個瞬間,一股拉力從侯德爾腰腹傳來,死死拽住了他。
侯德爾低頭,看向自己的肚臍,發現綁在他腰上的繩子,不知道什麼已經到頭了,正緊繃著。
侯德爾一愣,過了一會,他回過神來,不禁喜極而泣。